第107部分(第1/4 頁)
這個問題,五伯也意識到了,又不方便直接問唐元英,就拐彎抹角說道:“搪瓷廠建起來之後,誰去管呢?”嘴裡這麼說,眼睛卻直往唐元英身上瞟。
孫有道及時插言道:“這還用說,現放著唐工在此,還用得著別人嗎?”唐元英笑著擺手:“各位莫要抬舉我。我在搪瓷廠幹了一輩子是沒錯,不過乾的都是技術活,工廠管理可不在行。給你們做做技術指導還行,搞管理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呵呵,要的就是你老人家這句話。
只要解決了技術問題,內部管理咱自家想辦法。
我和孫有道對視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這位唐工真是個實誠人,一不小心就著了道兒。
“唐工,您老真的願意到柳家山這偏僻的山旮旯裡來?”我有些不放心,問道。
貌似以他的年紀,該是兒孫滿堂地。縱算他願意來柳家山發揮餘熱。家裡老伴兒女同不同意尚在未知。
唐工摸摸謝頂地頭皮,慨嘆道:“老了,想家了,葉落歸根……我和我家老太婆都是這麼個想法……回到向陽縣,聽著鄉音,親切啊……”“那您地子女?”我還是不放心。
唐工輕輕嘆了口氣,有一點落寞:“就一個兒子。在青鳳市上班,平時也難得見上一面。”原來如此。青鳳市遠在N省的西南角。是青鳳地區機關駐地,與洪陽市地距離,足有三四百公里遠近,要去洪陽市,火車還得先從向陽縣過呢。若唐工兩老葉落歸根,往後他兒子還可以省點探望的路程。
五伯一拍大腿,說道:“這就再好不過了。只要唐工願意來,我代表柳家山八百多口子向你表示熱烈的歡迎……”說著,便起身與唐工再度握手。
唐元英被五伯地“隆重”搞得有點不好意思,連聲說道:“晉文支書太客氣了。”我又感到有些驚異。只聽了一遍介紹就記住了五伯的名字,這位唐工腦袋瓜子還蠻好使地,看來再發揮個三五年餘熱絕無問題。
“這樣,這次建廠房的時候,我看要專門建一棟樓房。往後,凡是願意來咱們柳家山上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都住進樓房裡面……”五伯接下來說出來的這段話,將我震得目瞪口呆。
啊呀,五伯竟然有了這種超前的思想了?了不起啊!
震驚良久,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五伯。了不起啊。我完全贊同,全力支援……你這就叫作‘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我這一帶頭鼓掌,大家跟著鼓起掌來,呵呵,都是沒完沒了開會整出的毛病,倒弄得五伯有些不好意思了,連連擺手:“你們別誇我,這是偉德前不久跟我提起的。”“偉德?我大表哥?”我詫道。
阮偉德是我大舅地兒子,年紀比小舅還大著幾歲。一直在騰飛廠跑銷售。很是精明能幹的一條漢子。沒想到他能考慮到這一層。仔細想想,上輩子的大表哥似乎沒這般機靈呢。料必是世面見得多了。眼界不一樣,看問題的層次也就不一樣了。
五伯這一提大表哥,倒解決我心中的一個疑難。
唐元英不管工廠的俗務,這個廠長人選一時頗費思量。我本打算請七舅放下騰飛廠銷售的擔子,暫時來接手搪瓷廠,也算是折中的方案。現下五伯一言提醒,得來全不費功夫。
“五伯,我看,搪瓷廠地籌建,就要我大表哥來牽頭負責吧。”我建議道。
五伯沒有多想,點頭應承。
眼下騰飛廠賬面上盈餘的十八萬元,其中有十萬是我的,該大隊的那一份紅利,年前抽出兩萬來成立了那個“獎勵基金”又抽出兩萬來修葺改善大隊部的辦公條件,就只餘下八萬了。全都投進搪瓷廠還嫌不夠,缺口資金需要我去落實。若果按照出資比例來定股份的話,我就是大股東。讓誰來管理搪瓷廠,論理該我說了算。
倒不是我定要搞“家天下”實在本衙內年紀太小,又礙於現行政策,無法親自出面掌管企業,自然要選我自己完全放心地人來牽頭負責。創業之初,凡事小心,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再說在推動柳家山共同富裕起來的過程中,照顧一下自己的親戚家人,也在情理之中。大表哥能想到“優待人才”這一點,就是可造之材。
“還有銷售的事情,也要議一下。”我說道。
建廠之前,先想好銷路是很有必要的。不能蒙著腦袋上了,結果生產出一大堆滯銷產品,或者產品雖然有市場,銷售渠道不暢仍會造成積壓。
後世有所謂“三拍幹部”那是有公款給他繳學費。柳家山的實業若搞砸了,繳的可都是“私款”“銷路不用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