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能力是在創造和發現中閃光的,如果坐享其成的話,只會導致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墮落,只有奮鬥的過程才能讓人刻骨銘心,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上的原動力。”
話說到這裡,主席的口氣越來越嚴肅,李江不由肅然起敬:是的,如果李江把所有的未來成果直接交出來,讓中國突然領先世界一百年,可這其中少了基礎的積累,那麼後果必然是空中樓閣,就如同建築在海灘上的沙堡一樣,現在的中國需要的是迅速開啟民智,發展基礎工業,積蓄國力,然後才是騰飛之路。
這並不是李江帶來的東西沒用了,恰恰相反,它將使中國少走彎路,借鑑後人的經驗,有望在十年內超過歐美、蘇聯諸國,而這一切需要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
李江就是良好環境的創造者。
主席今天的興致很高,留李江吃了中午飯,看到簡單的四菜一湯,李江心中的敬仰越來越深。
由於軍情緊急,李江和元帥在下午就乘飛機回到了朝鮮。
美軍指揮部
李奇微氣惱的看著眼前的幾份報告:一份是中國人的和談宣告,一份是關於戰俘營調查的真實報告,一份是被致殘回來的美國士兵帶回來的手冊,正是這份手冊導致了李奇微對戰俘營的調查。
那個手冊是白色封面,上面只有八個紅色大字: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冊子裡是圖片和數字說明,詳細的說明了志願軍俘虜在美軍戰俘營受到的虐待和毆打,以及女戰俘被強姦的數字和經過……這一切讓李奇微鬱悶不止,他都為這些士兵的獸性臉紅,經過翻譯的努力,李奇微明白了那八個字是對等報復的意思。
現在那八個字在李奇微的眼中就如同鮮紅的血滴,越來越濃,散發出強烈的血腥味,最後竟在他的眼中幻做了美軍的斷手斷腳。
他煩躁的拍了拍桌子,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向優待俘虜的中國人怎麼轉性了,看到戰俘營的調查報告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可心中還是不解:當年日本人在南京殺了三十萬中國人,中國人也沒有這樣報復過日本人啊?難道中國人轉了性子?
想到這裡,他機靈靈打了個寒顫:如果是這樣,那可太可怕了?聯想到中國人在戰俘營的殺戮,這樣的戰鬥力簡直是比美國人還強大?對於此事美國軍方一直爭論不休,佔上風的看法是蘇聯人的特種部隊出手了,不然中國人是沒有飛機來轉運大數量的戰俘的。就連李奇微本人也傾向於這種看法,不然怎麼解釋成千上萬的戰俘不翼而飛的事實?難道說是上帝在幫助他們,那簡直是開玩笑。戰俘營的事件沒有活口,這次可是有不少美國大兵看見了……李奇微腦袋裡越想越亂,他頹然的靠在了椅子上。
朝鮮板門店
板門店(Panmunjom )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北緯38°線以南5公里處,以前這裡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經過和美國人的多方交涉,中國、朝鮮、美國終於舉行和平談判。朝鮮停戰談判最初在我方控制的開城市郊來風莊進行,為了給李江創造時間,在中方的有意拖拉下,終於拖到1951年10月10日,並且移到軍事分界線的板門店。當時,這裡什麼建築也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小鎮板門店早已被炮火夷為平地。
不知是哪位將軍在地圖上畫個圈兒,圈定板門店為雙方停戰談判地點——夜晚用探照燈直上直下打出一條光柱,再以此為圓心,1000米為半徑,畫出個“非軍事區”——這片瓦礫堆便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1951年10月2 日
這天,雙方聯絡小組和幾十名各國記者來到板門店。進行談判前的最後協商,美國方面是二位少校,為了對等,元帥和李江派出了少校軍銜的崔磊和嚴正,李江對他們的機靈是深有信心。
美軍少校聯絡官提出由誰負責搭建一個大帳篷。
“帳篷不行。”崔磊說道:“天氣越來越冷,起碼也要建造木板房。”
美軍少校狡黠地眨眨眼睛,說:“你的建議非常好,應該建造500 平方米的木板房,還要有桌椅用具,尤其有供電裝置,保證通訊和供暖。”
“你想得很周到,那就由你負責施工吧。”崔磊反應神速。
“可以由我方施工,美國的機械化工兵,效率世界第一。這個,大家是知道的。”
初步協議,雙方點頭,寫在聯絡小組的協商記錄本上。各國記者也在隨時錄音和做筆記。
“多長時間完工呢?”崔磊立即追問。
“3 個月。”美軍少校說道。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