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果幾年之後,你和你的工作夥伴不再一起工作,那就將是一個考驗:當你們的交往不再像工作時那麼方便時,你們還會保持交流、經常聚會嗎? 你應該擁有多少工作中的朋友呢?問這個問題其實和問“接受多少個工作專案才不會太多”是一樣的,所以答案也是一樣:“你能應對多少就接受多少。”有的人可能可以接受1個普通朋友、1~2個工作夥伴,1個至交;有的人能擁有25個普通朋友、3個密友、2個至交、5個工作夥伴。 在我最近對400個男性和女性的調查中,每個人所擁有的工作中的朋友平均是7~10個。具體來說是這樣分佈的: 工作中的至交 0~1 工作中的密友 1~2 工作中的普通朋友 6~7 將工作中的朋友的平均數和先前提到的私人生活中朋友的平均數(1~2個至交、4~6個密友、10~20個普通朋友)相比較,結果清晰地顯示出,私人朋友的數量超過了工作中的朋友。 當然,其中對“親密”程度的不同定義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人對他人的親和力是高度主觀的。一個人可能把某人視為密友,而另一個人由於對親密程度的不同理解,可能把同樣的人視為普通朋友或至交。 性別差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大量社會科學和軼聞趣事研究表明:通常女性在交友方面顯得更開放,而且善於言辭,給人以情感上的支援;而男性則往往透過共同從事的活動建立聯絡。所以性別差異會影響人們對友誼的理解。 面對每個我們與之交往的人,我們免不了要問:“我和他的關係是熟人,是工作夥伴還是朋友?”畢竟,我們已經在心裡給“友誼”設定了一個位置,那是透過努力才能獲得的位置。無論在私人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我們都本該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友誼。但顯然,“友誼”這個詞已經被誤用來博得別人的好感,而不是表達真實的感情。 有些人非常堅決地反對在工作中交朋友,不論是普通朋友、密友還是至交。這些人當然有權持這一觀點,並且一旦有人希望和他們成為工作上的朋友,他們總會清晰地闡明自己的立場。而如果朋友想和他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他們也不會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沒有什麼個人的原因”,就是個原則問題。這個解釋看來有助於抵消別人因為被你拒絕而產生的牴觸情緒。同樣,如果你是那個被拒絕的人,你的不滿情緒也會有所緩解。 莉蓮·弗農公司公關部經理戴維·霍克伯格(David Hochberg)先生就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他解釋道:“我不願把私人生活和工作攪在一起。我不喜歡和朋友做生意,當然我也決不僱用朋友。” 友誼是怎樣形成的 在討論共事階段就從夥伴發展為朋友究竟好不好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重溫一下友誼形成的基本原理。兩個人之所以能從熟人發展為工作夥伴,是因為雙方的聯絡不再以一般性的身份(比如同事或僱員)進行;相反,作為不同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性格(比如薩莉和朱莉婭,約翰和馬文等等),他們的交往也因此變得獨特而具體。 從工作夥伴到朋友,雙方的親密度進一步增加,更易於向對方吐露心聲,因而交往變得更加獨特而具體。較高的信任度對於友誼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從同事到好友(3)
下圖展示了在一個共處的環境或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友誼形成的模式,它清晰地呈現了從陌生人到熟人、到工作夥伴、再到朋友的整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始終需要牢記一點:無論在哪一個發展階段上,雙方必須都想建立並維繫這樣的一種關係,否則,如果只是一廂情願的話,就有可能反向地由朋友退回到工作夥伴,再到熟人,最後甚至淪為敵人。 共處環境下友誼的發展模式 共同參與的活動或共處的環境 (工作、學校、街坊) ↓ 熟 人 (正式的身份:同事、僱主與僱員、商販、顧客或客戶) ↓ 工 作 夥 伴 (更加熟悉,更加個人化) ↓ 朋 友 (成為普通朋友、密友或至交,履行相應的義務, 比如誠實、信任;決定工作和友誼哪一個更重要) ↓ 地 位 變 化 (比如自己晉升、加薪或對方從你的同事變成你的老闆) ↓ 根據上述變化重估友誼 (友誼經受住了上述考驗,彼此建立了強有力的聯絡; 或者,重壓之下友誼瓦解,聯絡鬆動甚至根本不再聯絡) ↓ 關 系 重 組 (新的工作、新的公司、新的團體; 當兩人分開時,被動但密切的,或者被動且疏遠的聯絡) 理論上說,工作是使友誼順利發展的理想環境,因為建立友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