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場面這樣的普通民眾實在算不上什麼隆重。但從仇記的內心出發,這些父老鄉親們皆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恩情綿遠;晚輩拜望長輩是世間禮數,長輩反過來看望晚輩,就有些悖於禮俗了。好在面前這些純樸善良的鄉親父老們既沒讀過什麼《儒學簡摘》,也沒看過什麼《禮儀上邦》,對於這些士子儒生們所圈定的禮教行令知之甚少,也算是讓仇記少了些尷尬的感覺。
熱鬧了一番,眾人便都在晚飯前陸續離去。吃過飯後,天色是將暗還沒暗的時候,藉著微弱的天光,依稀可辨院後那條通往山頂的窄窄的羊腸小道。仇記小時候,幾乎是每天從村中一戶人家吃完飯回來後,都要順著這條小路來到這個不知是什麼名的山頂上,坐在那,看著滿村黃豆般微弱的油燈光亮在夜幕下一閃一閃。隨著一陣微風拂過,黃豆們都紛紛抖晃起來,飄泊搖曳的樣子,在仇記眼中久久無法褪去。不知為什麼,每當這個時候,仇記總覺得,自己就是那如豆般的燈光。這種想法很奇怪,似乎不應該屬於一個不到七歲的孩童,可是仇記就是這樣想著,頑固得似乎紮下了根。
以前的時候,常常是二叔家的孩子楊鋒陪著自己來到這山頂上,楊鋒雖然一直搞不懂仇記為什麼這麼喜歡黑燈瞎火地上到這山頂上來吹涼風,不過,沒有仇記在身邊,自己即使躺在被窩裡也是睡不著,也就在一旁默不作聲響地陪著他,陪著陪著,就睡過去了。很多時候,都是仇記要下山了,再把楊鋒再搖醒。
如果仇記是一直在小村中長大的,那麼他的性格極有可能是憂鬱而孤僻的,生活的刻刀會在他成長的歲月裡留下無法抹滅的深長疤痕。
這一切在仇記到了巨府後才得以被逐漸淡化。
今天,藉著微弱的天光,樵夫陪著仇記再次登上了腳下這座仍然沒有名字的山頂。
第五十七節 尋訪秘境
站在山頂上,向著下面的小村凝神俯瞰。天已經完全地暗了,小村中的家家戶戶都燃起了油燈,星星點點,在夜幕中閃著幽幽的光亮。看了一會,樵夫在身後問道,記兒,我看你心神不定的樣子,這次回小村來是不是還有其它的事情?
仇記恍若從睡夢中突然被驚醒,愣了一下,才回道,哦,也不是什麼急事,不過,卻算是個要緊的事。
哦?到底是什麼事呢?
唉,仇記嘆了口氣,這件事說來話長,簡單地說,就是我想要在這毒蛇山谷或沃瑪森林找尋一處幽靜場所建造一座館驛,為法師界研習講法中心。
哦,樵夫聽了,點點頭,又想了想,現在有眉目了嗎?
仇記搖了搖頭,把目光重新挪回到山下的小村,此前十二名護法已經在毒蛇山谷和沃瑪森林尋了很久,終不得滿意。我現在也是毫無頭緒,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吧。
我倒是知道一處地方。樵夫遲疑地說道。
哦,二叔快快講來。
這地方,怎麼說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種。總之你所說的幽靜是沒問題的,那裡是沒人去的。
沒人去?是什麼地方?
是夾骨溝北端的黑密林。
仇記聽了,更覺奇怪。二叔,怎麼這個地方我從沒聽說過?
你七歲時就離開小村了,當然不會知道那個地方。就連我們這些長年在外砍柴走山路的樵民們也不見得都知曉。這個地方,還是二叔當年的父親告訴二叔的,為的是讓二叔在外砍柴時注意,不要觸範了神靈。
神靈?仇記睜大了眼,疑惑地看著樵夫。
你沒去過那裡,不知道其中故事。按理說,那裡的林木異常繁茂,正是取柴的好地方,可是非常奇怪的是,那裡雖然林木茂盛,不透陽光,遍尋腳下卻是沒有一根枯枝,哪怕是一片枯葉也看不到,二叔已經身為樵民近四十年了,卻不認得那些樹種。
也許只是些常青樹木呢?如何就說會觸範神靈?仇記還是難消心中疑團。
如果只是這些,當然不足為奇,奇就奇在,那些林木地帶在霧天的時候,清清爽爽;而在晴天的時候,卻在密林深處隱隱有迷霧在其間飄蕩。你還記得老雷嗎?就是在那次怪獸突襲中,兩個兒子都死了,只剩下老兩口的那個樵夫老雷,他就不信邪,去那裡取柴,結果回來沒三天,就不知得了什麼怪病,半身癱瘓,口眼歪斜,前年死的。
聽二叔這麼一說,仇記想起來了,那個叫老雷的兩個兒子當年是因為貪玩,天黑還沒回家,結果在村口處被怪獸最先殺害。從那次突襲過後,每當仇記到老雷家去吃飯的時候,老雷的媳婦就忍不住揹著臉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