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當需要時,atp能轉換生成二磷腺甙(簡稱adp),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時,化學能便轉變成機械能(肌肉收縮)、光能(如螢火蟲)、電能(如電鰻及各種生物電)、聲能(如蟲鳴、禽鳴)等等。
狗的這種機械能的轉換能力特別強。
當它在窘急時,在大腦的指令下,atp迅速轉換,分解成adp,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狗的肌肉獲得adp提供的能量,會產生超乎平常的爆發力,使肌肉猛烈收縮,促使骨骼和關節運動,狗便可“跳牆”而過。
楊牧現在要做的,便是鍛鍊這種將atp轉換為機械能的能力。
也就是跳躍的能力。
跳躍,對一隻飛盤狗來說真的很重要。
在距離賽中,再好的牽犬師,也不能保證他甩出的每一隻飛盤都能又平又穩,因此狗狗具備在快速奔跑中高高躍起咬盤的本事,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咬盤的成功率,還可以因為四肢離地咬盤而獲得加分。
而在花式賽中,跳躍和借力跳躍更是必備的能力,跳得越高,就越能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等分也就越高。
為了自己的飛盤狗、敏捷犬夢,楊牧豁出去了。
跳躍訓練既是一項技術活,也是一項辛苦活。
之所以說它是技術活,是因為練習跳得高是一方面,如何平穩落地又是一方面。
和人的運動一樣,跳躍對狗的骨骼其實是有很大影響的。
落地不好,很容易造成骨折、關節磨損等,而運動過度的話,也容易對骨骼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此楊牧只能嘗試著來,一點點的增加難度,一點點地加量。
很快,麗景花園小區又出現了一幕奇觀:老黑在不走尋常路。
楊牧確實是在不走尋常路。
行走在路上,只要看到路邊有一張椅子,他會突然從椅子的這一頭高高躍上去,在椅子上一個借力,又從另一頭躍下去,在空中劃出一個漂亮的“m”型。
如果這張椅子還有靠背的話,他跳上去的落腳點很可能不是凳面,而是椅背,然後又藉著椅背的反彈平穩落地。
此時,他的運動軌跡劃出的是一個斜斜的倒“v”字型折線。
如果在行進過程中突然看到一堵牆的話,他會立即衝上牆。
上牆後,有時來的是一個180度的空中借力折返,有時會衝上牆面一兩米高,然後來一個360度的後空翻平穩落地。
至於小區內的那些護欄、綠化帶、水池牆體等,不是被他當成了跨欄障礙物,就是成為了他的跑酷路線。
沒錯,他現在就像是一條會跑酷、喜歡跑酷的狗。
對於他的不走尋常路,米粒一開始還以為他是狂犬病發作了,後來才慢慢發現他這是在練習,慢慢也就習以為常了。
至於小區內路過的其他人,一見到老黑,必定會跟上他一段距離,看他跑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牧的跑酷,可是比人的跑酷要精彩多了,因為一條狗在跳躍能力、靈活性、平衡能力等各方面,都要超出正常的人類。
對於這一點,楊牧自己就有切身體會。
比如說,當他還是人的時候,碰到那種一米多高的臺階,他是不敢輕易往上跳的,可現在作為一條狗,他卻可以輕鬆躍上去。
又好比說前空翻、後空翻、空中轉體、扭曲等這些高難度動作,但他是人時,就算經過專業的體操教練訓練,他也未必能做出來,可現在成為一條狗後,他卻可以經過一定練習後輕鬆做到。
他發現,狗不管以何種姿態跳躍在空中,都會有一種透過各種扭動來使自己四肢著地的本能。
在這一點上,狗和貓是一樣的。
大量這樣的練習是有成果的。
最起碼,經過個多星期的練習之後,現在那種一米來高的障礙對他來說已經不成為障礙,若是在草地上,不用擔心著地會對自己的骨骼造成損傷的話,他還可以跳得更高。
而在和米粒、老吳頭在草地進行飛盤練習時,他已經可以不借力,就輕鬆跳起咬到兩米多高的飛盤。
楊牧相信,只要再多給他一點時間,兩米六的空中接盤高度,對他來說也不會成為難事。
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不管是老吳頭,還是米粒,他們都只知道把飛盤甩遠或甩高,讓自己去追、去跳、去咬,並不知道利用他們的身體來給自己當障礙、當借力點來玩花式飛盤。
對此,楊牧只能乾著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