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財務科長錢方大事先來溝通一下呀!於是連這筆貸款申請也往抽屜一塞。
金煌開始著急了,來對貴先生說,客戶天天催他,希望早點給個答覆。貴先生說:
“我們銀行又不是隻為他們服務的,我們有我們的輕重緩急呀!”
一直等不到答覆,金煌氣急敗壞地找貴先生:
“究竟同意還是不同意,你給個說法!”
貴先生輕蔑地說:
“我應該怎麼做,需要你來教我嗎?”
金煌轉身直接去找公孫主任,說貴先生是在挾私報復,卻遭到公孫主任一通嚴厲訓斥。
金煌氣恨難消,又直接去向吉離副行長反映,貴先生曾經拿過小小煤礦一包菸酒,後來被查獲。現在貴先生要實施報復了,他請求吉離副行長主持公道。
吉離副行長最不喜歡聽的話,就是有人來講別人不乾淨。因為在她看來,“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因此表面上向金煌表示,她會重視這件事,一回頭卻是去找監察處長毛光,她打算透過毛光對金煌 “以惡治惡”,從而威嚇金煌不要再胡言亂語。
都說監察處長淨做背時倒黴的差事,毛光卻不這樣看。
他始終高舉兩面旗幟,一面是懲治,一面是挽救。因為擁有挽救職能,他就可以不予懲治;因為擁有懲治職能,他就可以不予挽救。
至於應該挽救誰,應該懲治誰,那是沒有一定規則的,經常是靠他來掌握政策。
即使有人觸犯了法律,如果他想挽救,也是有鬆動餘地的,至少可以用組織的名義跟執法機關充分溝通。
同樣的,即使你清廉自守,如果他想懲治你,那也並不是不可能。
他所依靠的就是匿名信。
匿名信可以從群眾中,也可以到群眾中去。
從群眾中來,那是因為他經常收到匿名信。即使沒有關於某個人的匿名信,那也沒有關係。因為他也是群眾的一員呀,他也可以匿名舉報呀!親自寫匿名信,再親自去核查,因此就可以隨心所欲。
到群眾中去,那是因為他可以對匿名信置之不理,但是也可以據此開展調查取證。經常的現象是,只要展開調查,沒有一個被調查物件不是驚慌失措的。即使纖塵不染,調查你十天半月,再把那些莫須有的東西故意擴散開,就足以把一個人搞得聲名狼藉。
他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不作結論。
這一招最厲害。他調查了半天,最後不作結論,那就必然是疑雲重重。無論多麼乾淨的人,一旦被迷霧纏繞,誰能夠說明他(她)一定清白,誰還敢對他(她)委以重任!
因此在毛光看來,腐敗是老鼠,而他是貓。老鼠越是猖狂,貓就越是威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