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頁)
。
不止是大量的銅和鐵,錫礦的需求程度因為電池的原因需要的量比鐵和紅石還要多。
一枚【充電電池】需要的材料一共有一根銅電纜、兩份紅石以及四塊錫錠。
乍看來說一點也不多,但是考慮到之後的所有有關蓄電和發電的各種裝置,需要四塊錫錠才能夠製作的電池實在是太消耗資源了。
“那我先去放東西了,今天打獵的收穫不錯,研究攀科技這種事情完全不適合我。”
阿凱聳了聳肩,朝著樓上走去,我笑罵了一聲之後則是繼續進行著研究。
————————————————我是一個分割線————————————————
在經過了幾個小時的研究過後,我終於確定了電池的各種秉性。
【環保多次使用超級碉堡萬能充電電池】!這是我在研究過後給這枚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電池的稱呼。
可以重複使用,沒有任何汙染。
如果一塊煤炭的能量是三千eu,那麼一枚充電電池能夠裝載一萬eu的電能。
在電池的表面有一個空白的十個格子的凹槽,隨著內部裝載電力的多少會有紅色的長條上下浮動,如果充滿則是綠色,既方便又直觀。
當然,充電電池也是許多機器的基本元件。
第五章:這不能忍啊!
有了電池,又怎麼可能沒有電路元件呢!
【初級電路元件】,這是製作各類工業機器的必須品。
配料是六根銅電纜,中心位置放上鐵礦經過二段燒製而成的鋼錠,最後再放上倆份紅石。
銀白色的初級電路元件,周邊有許多如同觸鬚一般的電線,每根細小的電線分支上面還冒著紅色的燈光。
“然後就是把鐵爐升級成電爐了。”我一邊說著,從揹包中取出鐵鎬,準備將家裡的鐵爐給拆下來,但是手揮到一半卻停了下來。
“額,不行不行,現在就把鐵爐拆了燒什麼啊,還是重新再做一個吧,應該先將供電的裝置做起來。”
將鐵鎬放到一邊,我繼續做起了電路元件。
說道供電裝置,在工業科技中不外乎幾種:水能、風能、熱能、太陽能。
和現實世界常規發電手段其實差不多的樣子。
分別對應的是【常規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機】、【風力發電機】、【水力發電機】、【地熱發電機】。
然而,作為一名資深的骨灰級玩家,我十分深刻的瞭解到風力發電機的坑爹,水力發電機的繁瑣,以及地熱發電機的難用。
之所以風力發電機坑爹,那是因為搭建風力發電機需要到很高的空中,這個高度,大約在離地面127米左右的位置是最佳位置。根據說明書上的描述,在離地面127米的這個位置,風力發電機能夠達到理想的1。3eu/tick(每秒26eu)的電力。
然而,一個風力發電機卻需要大量的空間供應足夠的風能,並且由於收集儲存電力的困難,導致付出低於回報太多了,顯的得不償失。
我將目光瞄向了下一頁的水力發電機,不過隨即搖了搖頭。
水電站在現實世界十分的普遍,雖然是供電的主要手段,但是在這個世界就顯得十分坑了。
水力發電機需要安放在有水的地方,並且需要不停的往機器里加水(流動或者不流動的水都可以)。縱使可以日夜無人照看的工作,但因為就算形成一定規模組成水塔,但其效率依舊十分低下(0。010eu/tick電),並且還佔用大量資源和佔地面積。
然後是地熱發電機。
“地熱麼,恩······可以考慮一下。”我稍微點點頭,地熱發電機說穿了就是利用岩漿的熱能進行發電。
並且地熱發電機本身和常規發電機一樣可以儲存相當程度的電力,算是相當好用的一種了,在沒有大規模的穩定供電裝置前,常規發電機和地熱發電機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常規發電機,則是上述所有發電機的基礎合成條件,用普通燃料進行燃燒就可以發電。
“岩漿要多少有多少,那麼立刻······”
確定了之後做的目標,我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以及燒資源的行動。
至於【太陽能發電機】,那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在沒有做到一定的數量之前,就那地熱發電機湊合一下好了。
“總感覺就算粉碎機做出來了,家裡礦石產量翻倍了也依舊不夠用啊,資源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