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未回過頭來。戒惡倒駭了一跳,只得恭謹地答道:“晚輩通共才學了幾年,那裡談得到棋藝,便是和謝道長對奔,晚輩也總是輸的時候多。”
戒惡這話本是無心,董靈霄卻笑了起來。
董靈霄笑道:“你既說輸的時候多,總也勝過數盤了;這便不容易。從前我和謝青峰對弈時,也是輸的時候多,最差卻是俞一清,對於此道,他簡直比門外漢好不了多少。”
戒惡忙道:“晚輩的棋藝也不成,總沒贏過。”
董靈霄笑道:“你贏不了謝青峰不算丟人,山上本來就很少人能勝得了他,再說棋之一道,本不能以年紀大小來論,這種東西很怪,和武功一樣,也要講究天份的。有人說圍棋五年便見功夫,如果不行,便終身無望了。如今你且先隨我進洞去休息一陣,再略進點飲食,回頭我們再對弈一盤,你可別推辭。”
戒惡忙道:“敢不如道長之命。”
董靈雪又笑道:“我預料最遲明日便會有人來尋你回去,那時我又少了一個棋友了。我們倒是快些吃點飲食,趁天色還早,大約可以下兩盤。”
戒惡口裡唯唯答應著,心中卻不免奇怪。據白鶴俞一清和謝青峰兩人所言,這衝鶚子董靈霄脾氣異常之古怪,本來這次要想投入他門下是很難的,所以白鶴和謝青峰兩人才定下一條苦肉計,由白鶴將自己扔到樹上,待董靈霄到來吸水之時,便大聲呼救。董靈霄萬無坐視之理。
雖然如此,謝青峰也說過,這辦法未必能成功,不過是走著瞧而已。因為董靈霄性格倔強乖僻之極,所以他再三囑咐戒惡要小心應付。
但照今日情形看來,董靈霄脾氣並不如他們所說之怪,看來和金鼎守靜之流倒差不多。
他卻不知董靈霄獨居深山二十餘年,火氣已化了不少,遠不像二十年前的任性胡為。
再則他見戒惡乃是一介小童,許多事也不願和他一般見識,自然便顯得和氣了許多。再加以戒惡應對也還很得體,所以才見面不久,董靈雷已對他有了幾分好感,換了旁人,怕不早已給他攆出了藏靈谷。
董靈霄和戒惡且談且行,少時轉過一座小山石,說也奇怪,這裡和前面只是一石之隔,但景物卻已大異。但見遍地長著不知名的野花,清香撲鼻,樹木卻很少,唯其如此,更顯出這些樹木舒捲有致,似比前山滿地樹林更清雅得多。
戒惡一轉過山石便禁不住東張西望,董靈霄似已看出他的意思,便笑道:“你覺得此地比前山如何,是否更好些?”
戒惡笑道:“好不好我也不敢說,只覺得前山雖美,終是人力所為,此處卻一似天生成的景物,真當得洞天福地四字。”
董靈霄越發高興起來,便站住腳步,對戒惡上下一打量,笑道:“你果然還有些靈氣,小小年紀便已懂得風雅。我告訴你吧,其實此處才真正是藏靈谷,你看此處不是真正聚集了武當全山的靈氣麼?”
戒惡對於堪輿之學,本來完全不懂,但為了討他歡心,也只得隨聲附和道:“不錯不錯!”
董靈霄道:“一般人不知,以為從那鐵索橋以北便全叫藏靈谷,真是瞎說八道。”
戒惡只好答應著。
查靈霄又道:“你非我武當本門之人,自然不知道我武當陋習。”
戒惡見他忽然罵起武當派來,不免深覺駭異,最初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哩。
只聽董靈霄又道:“武當門人最大的毛病便是凡事墨守成規,不求甚解。固步自封還不要緊,而且不許別人求知。這是我最恨之事。譬如說:武當九宮連環劍法,共是七十二路,難道增多一路兩路便不可以嗎?但掌門人不許,你一改變本門劍法,便是有罪。武功尚且如此,別的自然更可想而知。又如這藏靈谷,經我研究考證之後,方知只有這山石後面才是藏靈谷,那邊卻不是,但沒人肯信,依然照前亂叫,真令人可氣!”
戒惡正想請教他這藏靈谷三字的來歷,董靈霄卻忽然笑了起來,說道:“你一個小孩子,我和你講這些也無益。前面是我所居石洞,我領你去略事休息一陣,回頭再出來對弈。”
說罷當先領路,戒惡留神一看,果然前面巖上有一個六尺高低,寬有三尺的石洞。
戒惡隨著董靈霄走進這石洞以後。方覺出外面雖然狹隘,洞內卻甚是寬敞。大約有寸許大圓,自頂至地,總也有一丈二三尺高。
洞中陳設極簡單,除了一桌一床皆是石頭刻成的而外,只有床上一張草蓆似是他自己編織成的,也十分粗糙,遠不如碧雲莊上家丁下人所用。
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