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載既害人害己,更危害國家和社會。
有了第一次飛行遭遇,過去一向聲稱“最喜歡坐飛機”的我,現在一上飛機心裡就發緊,以至於連乘坐專機也是如此。2006年9月,我隨中紀委書記###訪問非洲。在飛赴加彭訪問時,有過一次有驚無險的經歷。加彭位於赤道,西鄰大西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溼潤多雨。飛機降落時正趕上陰雲密佈的天氣,降落時遇到困難。後來聽工作人員說,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縫隙才順利降落下來。當時,我開玩笑說,老天爺知道中國領導人來了,才特意露出個裂縫,讓飛機下來。
其實,早就聽航空公司的領導告訴我,在所有交通工具中,飛機的安全係數最高。
可如今,連戰來了,雨卻越下越大,我們的飛機還能安全著陸嗎?飛機上人都很擔憂。
雖然老天爺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最終還是要給連主席面子。我們的飛機終於在雨中順利地降落。冥冥之中,老天爺似乎知道了,連戰時隔半個多世紀重新回到上海不容易。
按照事先的要求,我們隨行的記者從機艙後面先下飛機,然後再繞過飛機趕到前舷梯下面採訪拍攝。我跑下飛機,發覺雨很大,趕緊把挎在脖子上的相機塞進懷裡,用衣服緊緊地蓋上。可不一會兒,全身還是被淋溼。為了不讓相機溼了影響工作,我只得儘量向前彎著身子,讓身體擋住風雨。
雨霧濛濛的機場上,歡迎人群和記者們佇立在風雨中。有先見之明的人們連忙穿上雨衣或撐起雨傘。而更多的、沒有任何防備的人們,就只好站在雨中“洗禮”了。
前門機艙開啟之前,兩位工作人員撐著傘等在機艙門口,大概是準備給連戰夫婦擋雨的。機艙門開啟了,過了好一會兒,連戰夫婦一直沒有露面。雨中的人們顯得十分著急。
終於,連戰夫婦一前一後、拉著手走出艙門。他們沒有打傘,也沒有用任何的擋雨的工具。他倆迎著風雨向歡迎人們使勁地揮手,然後相互攙扶著、一步步走下舷梯。後面緊跟著的代表團成員們沒有一個打傘、穿雨衣的。
。 想看書來
冒雨抵達上海(2)
後來聽工作人員說,原來大家覺得雨下得大,要給連主席等撐著傘下飛機,這個想法被連戰等婉言謝絕。連主席他們覺得,機場上那麼多人為了歡迎自己,在雨中淋了好長時間,他們只在雨中淋一會兒又算得了什麼呢!
連戰夫婦走出艙門下飛機時,我趕緊從懷中掏出相機,連續記錄下這一瞬間。可是,只拍了幾張照片,相機和鏡頭就被淋溼,相機在混沌的霧氣中聚焦困難。我趕緊改成手動聚焦繼續拍攝。記者被淋得很狼狽。後來和許多記者聊天,他們都說連戰的首次大陸之行,是他們經歷的一次艱難的採訪。
鏡頭中,連戰夫婦身子微微有些前傾,迎著風雨、微笑著向大家頻頻招手。那瞬間的形象算不上偉大,但卻讓人為之感動。
不是總說“風雨同舟”嗎?連戰一行希望用這樣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來表達他們誠摯的歉疚和感念之情。
連戰在和迎接的人們握手時,見到不少熟悉的臺灣朋友。彼此能在大陸見面,自然喜出望外。一位穿雨衣、戴眼鏡、約摸50上下的臺商見到連戰顯得十分激動,他早早地伸出雙手等待和連戰握手。雙方見面交談時,那位臺商好像只說了兩句問候的話,兩人都低下頭,再也說不下去,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臉上的表情複雜而傷感。
我不知道,連戰和那位臺商究竟說了些什麼?他倆又為何突然如此地動情?此時此刻,一向用鏡頭和人們交流的我,似乎從鏡頭中隱約感受到他們心中那份特殊的情感。我猜想,那情感和歷史與現實、理智和感情、大陸和臺灣、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有關係。
我不知道,十多歲的連戰離開大陸到臺灣時的情景,只覺得在兵荒馬亂的時候撤離上海時應該是行色匆匆。如今,時隔了近60年,近70歲的連戰,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重新回到大陸、回到上海的那種感情,連戰心裡知道,周圍的人也能體會到箇中的滋味。
雨是多情的,歷史是無情的。而風雨中那緊緊握手的鏡頭,卻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非常地不敢當、非常地感謝、非常地感激、非常地感動。”望著眼前這麼多熱情、又被雨淋得溼漉漉的人們,連戰說了四個“非常”、十多個“謝”字。
連戰在機場發表演講。他說,59年前來過這裡,但眼前的一切都變了。所以,他們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看、可以聽、可以瞭解,可以思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