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祭拜、迎祖駕、獻香、誦祭文、叩拜眾祖、焚祭文和紙錢等。儀式以奏樂結束。連戰先生與家人恭恭敬敬地代表臺灣的連氏祖輩和子孫,為馬崎的祖先獻上三叩大禮。隨後,連戰與馬崎宗親代表在祠堂內暢敘親情,聊家常。連戰當場題詞:“###見性,垂教後嗣;積善福世,上繼祖德。”馬崎宗親為連戰送上了家鄉水米、連氏族譜等特別的禮物。
連戰在宗祠前對父老鄉親發表還鄉感言。他先滿面笑容地用閩南語說,漳州是連家祖先居住、生活、奮鬥過的地方,也是連氏宗親生活、打拼和發展的美麗地方。他說第一次跟夫人、孩子們回到馬崎,受到這麼熱烈的歡迎,鞭炮放了一路,彩旗插了一路,他非常感動。此後,連戰離開上海返回臺灣前說,此次大陸之行,回到從來沒有去過的祖籍地,這非常重要,因為他感到終於找到了根。“根同宗,血同源。當我對著上千位鄉親講話時,血濃於水的感覺,一次一次地讓我堅信,兩岸和平在大家努力下、兩岸規劃在大家配合下,兩岸一定會在新世紀創造共同榮景。”
“我回來了,我終於回來了!”連戰動情地說。“整個民族有希望,我們就有希望;整個民族沒有希望,我們沒有一個人會有希望。我們在這裡緬懷列祖列宗勤奮堅毅的精神,不僅是慎終追遠,更要發揚光大,這是我們這一代所有的子弟應共同肩負的責任。”連戰的講話多次被掌聲打斷。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明月何曾是兩鄉(2)
離開“思成堂”,連戰一行又到離村不遠的鳳來山腳下連佛保墳墓前,進香拜祭、培土除草。臨行前,連戰還特地從墳地取出一孰黃土,帶回臺灣珍藏紀念。
有媒體形容這是一場“遲到了三百多年的祭祖儀式,令整個馬崎社為之震動;一場聲情並茂的演講,令所有傾聽者為之動容。‘人親不如土親’,一道海峽分隔了氣候相似的土地,卻隔不斷濃濃的骨肉親情。”
王建華形容祭祖時的景象是“人山人海”。因為現場的人太多、太熱情,採訪現場難免擁擠。“說實話,把我擠得真夠嗆。”稍顯瘦弱的建華扶了一下眼鏡告訴我。
採訪結束後,王建華講述他隨連戰訪問的經歷。他覺得和連戰夫婦相處十多天,感覺“挺好的”。
問及此行對連戰夫婦的感受,建華覺得連戰夫婦“有情有義、十分默契。”他給我講述的幾件發生在連先生和夫人之間的小事,讓人聽來不得不佩服人家的“默契”。
訪問福建時,連戰被廈門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後,現場題字。當時,連戰穿著寬大的博士服似乎不太適應,大袖如帚,眼看就要掃到剛剛落紙的墨跡。連夫人此時輕巧地從丈夫的右側轉到左側,用手將衣袖輕輕拈起,並保持這一動作直到題字結束。另一次是在武夷山參觀訪問時,連主席乘竹筏遊覽九曲溪後欣然題詞:“山上看水水如玉,水中觀山山似屏。”不想寫到“似”字時,連戰不覺中將第一筆寫成“如”字的左邊,一旁的連夫人立刻提醒連戰寫錯了。連戰稍皺眉頭後,便將墨跡之處巧妙改寫為“似”,並幽默地稱其為“危機處理”。
在廈門鼓浪嶼的鋼琴博物館,主人臨時邀請題詞,連戰寫下“花滿株,琴滿洲,萬頃波中得自由”後,落款時同時寫下自己和夫人的名字。連主席說,我的字、你的詞,把咱倆的名字都署上。在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為了推銷臺灣水果,連先生和夫人每人拿起一個大菠蘿,連聲齊贊:“旺!旺!旺!”
【書中圖片說明】
1。○?身高超過米的連勝文擋住了不少記者的鏡頭。
2。○?2006年4月16日,會見出席第二屆海峽兩岸經貿論壇的各界人士後,###和連戰步入會談大廳。
3。○?出席第二屆海峽兩岸經貿論壇的各界人士大合影。
4。○?福建老家祭祖。
5。○?手拉手、肩並肩,是連戰夫婦最常見的鏡頭。
春城喜雨(1)
原本想在“十一”長假好好補補覺,休息休息,突然到來的任務,又打破了我的美夢。
“過節有事嗎?能不能出趟差?”中央組組長樊如鈞徵求我的意見。
“什麼活動?”
“連戰來了!”
說實話,連續在外邊奔波採訪的我,此時真不想出差。
在屋裡轉了一會兒,我還是對領導說:“好吧!”
其實,我那短暫的猶豫毫無意義。向來“一切命令聽指揮”的我,此時此刻其實只有一個回答。更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