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說完。”葉知秋止住她的話茬,愈發語重心長,“你現在還是個孩子,難免會心血來潮,一時興起。你先跟老牛叔回去,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想做買賣。如果你確定將來不會後悔,那你可以再來找我。不過有一個條件,你要先說服你的家人,只有他們同意了,我才敢帶你。你這麼聰明,應該明白我什麼意思吧?”
阿福別的沒聽進去,最後幾句倒是聽得真真的,面露喜色,“我這就回去跟我娘說,只要她同意,就沒人敢說個‘不’字兒了。”
葉知秋笑著拍了拍她的肩頭,“行,那我等你勝利的好訊息!”
“爹,你別蹲著了,趕緊走吧。”阿福招呼了老牛叔一聲,邁開小大步徑直出門而去。
老牛叔這會兒也緩過味兒來了,臉帶歉意地道:“成家侄女兒,我說拋頭露臉會壞了名聲的話,就是想勸阿福收了心思,沒旁的意思,你別多心啊。虎頭家啥樣咱村裡人都知道,你也怪不容易的……”
葉知秋笑了起來,“老牛叔,你不用解釋,我都明白,不會多心的。”
“不多心就好。”老牛叔鬆了口氣,“那我走了,你啥時候回村,找熟人知會我一聲,我來接你。”
“好。”葉知秋笑著應了,目送他們父女兩個上了牛車,拐過巷口不見了,才轉身回來了。
剛才只顧著招待首批客人,自己的五臟廟卻忘祭了。一閒下來,肚子就開始抗議了。她給元媽放下兩個銅板,去灶間做了一碗蔥油麵吃下去。稍作休息,便去收拾烤爐。將堆在那裡的柴火移開,清除灰垢,掃掉蜘蛛網,再點火試灶。發現裡面沒什麼大問題,只是外面泥層剝落的地方有點兒漏煙。到院子裡挖了一筐土,摻上灶灰和成泥,簡單地修補了一下。
做完這些,她跟元媽打了聲招呼便上街去買調料和佐材。
離開夜市還有好幾個時辰,街面上的商鋪就都忙活起來了,掛燈籠的,打幌子的,佔位支棚子的,吵吵嚷嚷,好不熱鬧。葉知秋一路走一路貨比三家,在糧油店打了兩壺油,買了半袋糯米和紅豆;到醬鋪買了各色調味料,路過酒肆,又買了二兩黃酒。到菜市買了幾樣乾菜,又到魚肉市買了雞肉和豬肉。
看到街邊賣瓦罐灶的,她問了價錢,感覺不貴,於是買了一個。所謂瓦罐灶,就是一個瓦罐狀的小型移動灶,跟老式火鍋差不多,下面可以燒炭。她給灶配了鍋,又買了二斤木炭。感覺自己快拿不動了,折回麵館放下。第二趟出去,又添了些食材和碗碟,一沓牛皮紙,一把竹籤。東西基本置辦齊了,她便洗菜泡米,裁紙糊袋,腳不沾地地準備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024章 意外之財
酉時一到,府衙的人便抬著巨大的彩燈開始遊街。燈上寫有“開市大吉”和“府民同樂”的字樣,是知府親筆所書。從府衙門口到主街,一路鳴鑼,再到副街和比較知名的衚衕巷子。所到之處,各大商鋪紛紛點燃爆竹,高門大戶則撒彩放燈。
由商戶們推舉出來的代表,站在觀月臺上高呼一聲“開市”,冬元節夜市便正式拉開了帷幕。人們紛紛湧到街上來,夫妻同遊的,有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結伴的,也有拖兒帶女舉家出動的。就連那些養在深閨的閨秀也不甘寂寞,在家人的陪伴下出了繡樓。畢竟雲英未嫁,不敢太過張揚,或蒙了面紗,或坐在馬車上遠觀。
小商小販們熱情地招呼著,雜耍賣藝的表演格外起勁,街面早已被人流和燈火淹沒。此情此景,正應了那兩句古詩,“龍津觀夜市,燈火亦惶惶。”
葉知秋幫元媽掛好燈籠,在麵館門口支起桌子,擺了幾樣方便易食的小吃。她不擅長吆喝,就跟旁邊的胭脂鋪借了紙筆,寫了一個簡易的招牌,標明品名和價錢,貼在門邊兒的臉子牆上。
瓦罐灶升了火,鍋裡蒸著土豆糯米盒,散發出一股香甜的味道。不多時,便有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女孩被吸引過來,“娘,我要吃這個。”她指著豆麵鬆糕,撒嬌地晃著母親的胳膊。
婦人二十七八歲的年紀,衣著樸素,臉色黯淡,眉心若有若無地皺著,模樣看起來有些愁苦。她看了看女兒,又看了看葉知秋,“這怎麼賣的?”
“兩文錢一個。”葉知秋笑著報了價。
婦人大概覺得貴,面露猶豫之色,終究抵不住女兒懇求和期待的眼神,“那就給拿一個吧。”
“好的,稍等。”葉知秋取了牛皮紙袋,夾了一個豆麵鬆糕裝進去,配上竹籤,遞給小女孩。
小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