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蠹Φ埃�瓿傘�
做面的整個過程嫻熟利落,行雲流水一般,沒有半點多餘的動作。那碗麵說不上多奢華,可配料、湯頭和火候,都很講究。時間也把握得剛剛好,早一點晚一點,都做不成這碗清香爽滑的澆面。一個小麵館的婦人,居然有這等廚藝,著實令人驚歎。
香味瀰漫,引人垂涎,阿福忍不住連吞口水。
葉知秋吸了吸鼻子,“元媽,你這高湯是用魚、雞和豬骨熬成的吧?”
元媽似有驚異地打量了她一眼,卻沒有答話,端起那碗麵,坐在灶邊吃了起來。她的吃相很文雅,細嚼慢嚥,沒有一點兒聲音。
葉知秋討了個沒趣,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元媽,那我先回去準備準備,明天再過來。”
她只帶了幾斤土豆,打算做樣品請人品嚐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了鋪面,看元媽的樣子,並沒有考校她廚藝的意思,那點東西也不好乾什麼。她要回去跟成老爹和虎頭交代一下,還要買點兒配料,收拾收拾土豆,只能明天再正式開張了。
“今天晚上開夜市。”元媽頭也不抬地道。
她這話題有點突兀,葉知秋一時沒反應過來,“啊?”
阿福也想起這茬來了,拍著手道,“對啊,馬上就冬元節了,該開夜市了。”
託前任的福,葉知秋對“冬元節”這個詞有些印象。除了過年,華楚國有四大節日,分別是春元節、夏元節、秋元節和冬元節,合稱四元節,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每到四元節的時候,各大府城都要提前半月開夜市,以示慶賀。
四元之中以冬元節最為熱鬧,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一年的耕作基本結束,人們都閒了下來,餘糧充足,腰包也最鼓。按照華楚國的風俗,冬元節要進行冬補。吃餃子餛飩,吃牛羊暖鍋,吃麻油燉雞,還有小孩子最喜歡的面糖,油酥餅,豆麵糕,絞棍糖稀,老少皆宜的糖葫蘆也會隆重上市。
除此之外,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比如清陽府,就有一種名叫“荷包藕”的小吃,用秘製的藕條加上青紅絲、蜜餞、乾果仁包成荷包的形狀,烘烤或者油炸做成,是一種可口的甜食。
節日是消費的代名詞,第一天可是搶佔市場的最佳機會,豈能錯過?葉知秋當機立斷,“我先回村裡一趟,拿了東西再回來。”
元媽沒聽見一樣,沉默而專注地吃著面。
葉知秋也不以為意,打了聲招呼,便拉著阿福出了麵館。
“成家侄女兒,咋樣?談成了嗎?”老牛叔一見到她們就急著打聽。
“成了。”葉知秋一邊答一邊上了車,“老牛叔,走吧,回小喇叭村。”
老牛叔愣了愣,“啊?這就回去了?”
“爹,快走吧。”阿福比葉知秋還急,催促著,“知秋姐姐還要回來呢!”
“還回來?”老牛叔表情吃驚又不解,“這是折騰啥呢?”
葉知秋和阿福對面坐好,笑著道:“先走吧,路上說。”
“好嘞。”老牛叔甩了個清脆的鞭哨,駕起牛車,吱吱嘎嘎地往城外趕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021章 組團掏洞
冬元節前後,正是掏洞的好時節。掏洞是一種打獵的方法,就是在動物進入冬眠的時候,找到它們的洞穴,進行捕捉。比起活獵,這種方法既安全又省力,深得山村人民的推崇。掏洞又分掏土洞和掏水洞,掏土洞即獵取陸上動物,掏水洞就是捕魚打撈水貨。
葉知秋回到小喇叭村的時候,正趕上村裡的人組團準備進山掏洞,村子正中的大路上站滿了人,熱鬧極了。出去的多半都是青壯年,由幾個經驗豐富的老人領隊。
男人們揹著大號的揹簍,腰間掛著幾卷的麻繩,帶著鏟子,鐵鍬,刀子,火折,網兜,還有削尖的木叉,臉上洋溢著即將出門的興奮和迫切;女人們拉著自己的丈夫、父親或者兒子殷殷叮囑;孩子們為還沒吃到嘴裡的肉而歡欣雀躍,在人群之中跑來跑去地撒著歡兒。
村裡有規矩,女人和不滿十四歲的孩子是不能進山的。不許孩子去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不讓女人去則是迷信和偏見。說是女人陰氣重,會衝撞山神,失了庇佑,只能留守家中,等待男人們滿載而歸。
還有一個不成文規矩,水洞和土洞只能掏一個,掏了土洞再去掏水洞,就是對山神和水神的不敬,會受到鄙視和排擠。老牛叔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掏水洞的,要過完冬元節,等水面徹底結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