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棄。
安史之亂爆發。倉皇逃竄的李隆基遺棄江采蘋,帶著楊玉環出逃,中途發生了馬嵬坡之變,楊玉環被迫上吊自殺。不久叛軍攻陷長安,江采蘋為了保持貞節,跳井而死。叛亂平定後,李隆基重返長安,派人四下打聽江采蘋的 下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關於江采蘋之死版本很多,一說跳井。二說死於叛軍亂刀之下。三說她倖免於難,隱居鄉野度過餘生。四說江采蘋劫後餘生,重返宮中和李隆基相見。李隆基非常珍惜這段感情,加倍寵愛江采蘋。後因其在戰亂中顛沛流離,落下病根,回宮數月後離開人世。李隆基悵然若失,親手為其寫下悼文:“妃之容兮,如花斯新;妃之德兮,如玉斯溫。餘不忘妃,而寄意於物兮,如珠斯珍;妃不負餘,而幾喪其身兮,如石斯貞。妃今舍餘而去兮,身似梅而飄零;餘今舍妃而寂處兮,心如結以牽縈。”最後一個版本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比較吻合,愛情應該有個結果,無論是真愛還是背叛,都如是。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0愛我的請舉手,不愛我的請倒立
【個人簡歷】
姓名:薛濤
朝代:唐朝
籍貫:長安
職業:發明家
主要作品:《四友贊》、《贈遠二首》
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
——《四友贊》
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發塞前溪。
知君未轉秦關騎,日照千門掩袖啼。
——《贈遠二首》其一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
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贈遠二首》其二
《全唐詩》是這樣介紹薛濤的:“薛濤,字洪度,本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辨慧工詩,有林下風致。韋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別松花小箋,時號薛濤箋。”世人皆以為唐朝的薛濤是著名女詩人,殊不知她還是個發明家。她直接參與發明的第一項專利是薛濤箋,也就是人們今天使用的便箋。別看是一個不起眼的便箋,在唐朝那會兒可成了神乎其神的人間珍品。薛濤的書法很好,她喜歡把詩寫在深紅色的紙箋上,但她的詩多是四句小詩,紙幅很大,浪費且不美觀。她就把自己的用紙都設計成小幅的,小巧雅緻,又很適用,當時風靡一時,薛濤箋很貴,為達官貴人專用,小戶人家則沒有能力購買。
做紙箋的時候,薛濤並沒有成立什麼大作坊,而是自己親自動手來做。一是她擔心這個專案具有投資風險,二是擔心生產線鋪得太長反而降低了追求精緻生活的欲求。雖說中國的造紙術在唐朝已經流傳到了朝鮮、日本、阿拉伯甚至歐洲,但市場上見到的多是呆板單一的實用紙,缺乏色彩斑斕的紙。薛濤正是看準了這塊市場空白,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從而走上了自創品牌的道路。她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粉紅色的紙張,上有松花紋路,專門用來謄寫自己的詩作。於是薛濤箋紙就流傳開了,她讓更多的詩人朋友為之雀躍,一時成為時尚和新銳的象徵。後來唐人喜用彩箋題詩或書寫小簡,都是在模仿薛濤。
詩人薛濤間接參與的另外一項發明是薛濤香乾。據說薛濤家的井被譽為“薛濤井”。薛濤去世後,她家門口的一個會做豆腐的姓石的生意人,為了緬懷這位女詩人,就發明了一種食物。他用薛濤井水浸泡黃豆製作豆腐乾,並用雞湯、八角、花椒、辣椒等製作滷水燒煮豆腐乾,取名“全雞薛濤香乾”。為使這種香乾更加美味,他又用牛肉濃湯,加入八角、桂皮、山茶、花椒、生薑一起合煮,起鍋後加入黃酒、香油,然後緩慢風乾即成香氣撲鼻、味道鮮美的“薛濤香乾”。薛濤香乾那真是顏色金黃,味道鮮美,香氣撲鼻,無數食客前來品嚐並且讚不絕口。香乾本身味美是一個原因,大家更多還是衝著“薛濤”這個商標來的。
在唐朝,藝術達到空前繁榮,詩人更是多如牛毛。但像薛濤這樣同時具有詩人身份和發明家身份的詩人實屬鳳毛麟角。再加上薛濤才貌一流、精通音律,所以傾慕者趨之若鶩,很多男人都喜歡她。薛濤自小喪父,家境衰落,母親也因貧苦而病死。十四歲時,薛濤迫於生計當了一名以詩樂娛人的樂妓,很快就憑藉一流的才藝在老家成都豔名遠揚。後來,當時的劍南節度使韋皋驚聞薛濤的才華,邀其吟詩作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