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最近,故此大家紛紛跑去中巷、南巷等候訊息。
唐朝之所以被後人說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朝代,主要還是因為有胡文化和漢文化的碰撞,在西市也有不少胡女做買賣,胡女不懂儒教禮法,但也只是少數。終歸來說,還是漢人多,而且朝廷也是以漢文化為主,不至於開放到那種程度,很多女人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有特別的日子才會出門,至於那些思想比較開放的女子,出門要麼就穿男裝,要麼就帶帷帽,不可能袒胸露乳的就上街。
究竟女人會不會來平康里,這還真不好說。
而在北門邊上的一家專門供入城人歇腳的驛站門前坐著四人,正是鄭善行、崔戢刃、王玄道、元烈虎。
因為北巷就離北門沒有多遠,北城外的百姓如果要入城的話,這是必經之地。
“哎呦,這茶還真是難喝。”
元烈虎砸吧了幾下,將茶杯放下,向崔戢刃道:“我說崔兄,你帶我們來這裡作甚?去中巷多好呀。”
崔戢刃道:“我可沒有帶你來,是你要跟來的。”
鄭善行笑問道:“烈虎,弟妹會不會去?”
元烈虎道:“她早就想去看話劇了,今兒一早就和我妹,還有她孃家的幾個小妹出門了,不過………我娘也囑咐過她們,除非真的有女人去了,否則的話,就不准她們入平康里。”
鄭善行點點頭道:“這就是崔兄帶我們來這裡的原因,像我們這種家族的女人,家規甚嚴,忌諱繁多,一般來說,是絕不會允許家族女人來平康里的。但是如果有很多女人都去了平康里,那麼便不攻自破,就算想管也管不住,而且還有織布機這個由頭,但是窮人家的女人就不同了,她們不會顧及太多,所以能否打破這僵局的就在於這些尋常婦女,只要她們來了,我們這些家族的女人才會露面,這窮人多半都住在城外,所以坐在這裡便可最早知曉答案。”
其實像元家這種軍閥貴族,還算是比較開放的,他們是比較尚冠冕,而山東士族注重禮法,像鄭家、崔家這些士族,就算有女人去了,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女兒前去。
元烈虎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王玄道道:“不過我看結果早已經註定了。”
元烈虎道:“你難道算了一卦?”
王玄道微微瞥了他一眼,隨即道:“其實韓藝早就看到這一點了,一般的平民百姓,特別是那些婦女,都愛貪圖小利,那日韓藝還提出扶貧計劃,並且說得不清不楚,目的無非就是引誘這些窮人家的婦女前來。”
崔戢刃道:“我贊成玄道的話,那些婦女一定會來的。”
“那小子還真是心思慎密呀!”
元烈虎感慨一句,又朝著崔戢刃呵呵道:“崔兄,你這個對手可也不是好對付的哦。”
崔戢刃微微一笑,沒有做聲。
鄭善行道:“崔兄似乎已是胸有成竹。”
崔戢刃道:“你們說過不插手的。”
鄭善行和王玄道相覷一眼,便不再做聲了。
崔戢刃突然抬頭一看,道:“來了。”
鄭善行等人立刻轉頭望去,只見成群結隊的婦女往城內走來。
ps:求月票,求推薦,求訂閱。。。。(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四章 驚喜
“來了,來了。”
“哇!好多農婦呀!”
“怎麼全都是婦女?”
“是啊!怎麼都是老婦,也一個小娘子都沒有,真是令人好生失望。”
。。。。。。。
。。。。。。。
但見成群結隊的婦人們,從城外進得城內,但都是四十來歲的老婦,她們也都沒有藏著掖著,畢竟都已經是這把年紀了,自然不會顧慮太多,平時農活的忙的時候,也經常下田種地,去一些郊外一些個小集市購買生活用品,經常拋頭露面,而她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北巷。
基於前面鳳飛樓贈送過熊飛犁,所以她們都認為,這一次肯定又有便宜佔,有便宜不佔那可是王八蛋呀,但是多半男人都不懂織布機,只能讓女人前來,韓藝這個藉口找的真是完美到極致了,那些農夫農婦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遠遠望去,一片老婦,何其壯觀。
但同時也令人旁觀者感到失望,他們還想看看有沒有模樣俊俏的小娘子。
“裡面請,裡面請。”
“多謝,多謝。”
而在北巷門前站著十餘個少女,見到這些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