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正可以增進你們的感情。
在婚姻中尋求平衡並不意味著尋求一致,它同樣允許差異的存在,我們要尊重對方做家長的方式並允許它和自己的方式有所不同,這種不同並不意味著其中一種好過另一種。
例如父親讓孩子穿衣服的方式就可能跟母親不同,但我們並不能說父親或母親的方式更好。
要看看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有沒有進步,不妨捫心自問:“我是在幫助對方扮演好這個上帝安排的角色嗎?”
“因為我在對方的生命中出現,他(她)是否變得完美了呢?”
“我要做些什麼讓對方在婚姻中實現自我?”
孩子在這個重新定位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尤其因為他們能讓我們顯出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會受到父母對我們態度的影響,但在自己身為父母之前,我們還不會意識到這種影響有多深。也許我們會發現雙方對婚姻中兩性的角色理解有所不同,在例如誰來換尿布,或者誰半夜起來照看孩子等問題上發生分歧。
這個重新定位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理解並且尊敬自己扮演的新角色的過程。
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就是,夫婦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堅強。在這個改變中他們學會怎樣更加愛護對方,並且這個學習的過程能夠讓他們更成熟地去面對未來將會遇到的那些婚姻問題,這些問題在他們往後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虹橋門戶網。
培養與孩子的良好關係
只要孩子跟你在一起,至少每天要拿出20分鐘的時間專門給他,在這20分鐘的時間裡,不要對他加以是非評價,更不要批評孩子,也不要拿問題考孩子,而只是與孩子共享那段時光。
據斯坦福大學的羅伯斯教授研究,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良好關係,往往是決定孩子成長和成才的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他研究後發現,如果父母能與孩子保持一種良好的關係,那麼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壓力就會小,他們在同社會接觸的過程中,也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同時,他們的攻擊性行為也就相應的比較少,在學校的表現也更好(如功課預習更主動、注意力更持久、聽課更專心、作業完成得更好、遲到情況減少等),與同伴能更好地相處(表現為更善於與同伴相處、有較好的朋友關係模式、社交能力更強)。
另外,他的研究還表明,即使父母中的一方與孩子保持良好關係,孩子依然有相對較好的表現。但如果孩子與父母雙方的關係都不好的話,孩子的表現就不會有多好。
當然,要想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經常與孩子一起玩兒。
如果你能開展一些你們共同喜歡的活動,那是最好的,如果這些活動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喜歡,那麼它對增進你和孩子的感情就不會有好處,反倒讓人當作一種繁瑣的負擔。
另外,你心裡要清楚,做那些開心事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密切你與孩子的關係。
這類活動應該是互動式的,你們在活動中不僅要注意對方,還要有相應的反應。正是這種互動的應答,起著加深和密切你們關係的作用。
互動類的活動,特別適宜於少年兒童,有的也適用於青年人。這些互動要讓你們雙方都喜歡,如徒步旅行、騎腳踏車、為孩子購物等,也不排除棋類遊戲或電子遊戲。
當然,在與孩子共同開展這些活動的時候,你能對孩子瞭解得更深,知道哪些是孩子的長處,哪些是他的短項,同時,你們也會學會相互關心和彼此尊重。
如果孩子覺得你是可以親近的,有什麼問題就會大膽地問你,哪怕問起你們夫妻間的事,也不要讓他擔心被拒絕或被嘲笑。
一般情況下,培養與孩子的良好關係包括愛、溫暖、有效的交流、適當的約束、相互的尊重和關心,要專門安排時間圍繞孩子進行活動,相互都要樂於彼此相處。總之,與孩子建立良好的相互關係極為重要。
另外,我們也建議您每天拿出專門的時間給孩子。只要孩子跟你在一起,至少每天要拿出20分鐘的時間專門給他,在這20分鐘的時間裡,不要對他加以是非評價,更不要批評孩子,也不要拿問題考孩子,而只是與孩子共享那段時光。
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給他講他感興趣的事、做遊戲、開展一些你們共同愛好的活動。在合理的大前提下,讓孩子來決定這段時間的活動。
這段時間是你給孩子的一個很好的饋贈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