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道毛主席親自領導主持的十一中全會也不對嗎?現在中央和國務院的兩個大門被圍得不好開了,毛主席住的地方,大門都開不了,走小門,我看了很難過。”
1966年12月27日,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主持政治局會議。中央文革的全部人馬都來了。會議的議題本來是給王任重提意見的。
王任重,原本是湖北省委第一書記,深得毛澤東的賞識。中央文革小組成立時,被調來京擔任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但很快被中央文革一夥視為異己而遭打擊。陶鑄為了給王任重解脫困境,給毛澤東寫了個報告,建議王任重不再擔任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職務,回中南局去工作。毛澤東在報告上批示:“王任重同志是文革小組副組長,要離開文革小組,請政治局和文革小組開個聯席會,對任重提提意見。”
會議開始時,中央文革一夥給王任重提了點意見。但很快矛頭陡轉,把火燒向了陶鑄。先由王力、關鋒、戚本禹打頭陣,然後是張春橋、姚文元一陣橫掃,最後是陳伯達、江青、康生等主將出馬,“重炮”轟擊。這回他們是老賬新賬一起算,批判陶鑄派工作組鎮壓群眾,保走資派;並第一次給陶鑄扣上了兩頂大帽子:“中國最大的保皇派”、“是沒有劉、鄧的劉鄧路線代理人”。
參加會議的其他政治局委員一看這樣一種陣勢,都明白這是事先早就佈置好的政治預謀。
主持會議的周恩來神色嚴峻,只是聽著。待中央文革一夥“炮轟”完後,周恩來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先念、李富春一眼,說:“其他同志呢,也說兩句吧!”
李先念、李富春等明白,周恩來是暗示他們說兩句話,為陶鑄解脫。
“老陶的問題,我看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問題。”李先念說了一句。這就是說,陶鑄不是路線問題。
“我看讓老陶回中南局工作算了。”李富春稍停了下,又寓意深長地說:“你寫給主席的報告,分明是保任重同志的,你保得了他嗎?”
李富春的批評,是想給陶鑄一個臺階下。
陶鑄壓不住心頭的怒火,藉著李富春的話,抒發在胸中積壓多時的悶氣:“這個樣子,人家還在那裡怎麼工作嘛!身體又那麼不好。我可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能幫總要幫人一把嘛,這是做人最起碼的一條。”
這就是陶鑄的本色。
中央文革一夥又不依不饒,揪住陶鑄不放:“陶鑄,你說清楚,誰是落井下石的人?……”
堂堂的政治局會議被中央文革一夥鬧成了吵架會。周恩來雙眉緊蹙,只好宣佈散會。
毛澤東得知江青等人的所作所為後,親自出面保了陶鑄,批評了江青。
那是在兩天之後的一次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對陶鑄說:“陶鑄,你為什麼不說你是犯了很不理解這一條錯誤呢?”毛澤東又對在場的其他與會人員說:“陶鑄到中央後,工作是積極負責的,忙得很,做了很多工作。陶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江青未經中央正式討論,就說他犯了方向路線錯誤,隨便在會議上批判,是違反組織原則的。”
在場的周恩來聽了,輕輕地長舒了一口氣。
然而,僅僅過了三天,江青狀告陶鑄“鎮壓群眾”的事為什麼又使毛澤東關注起來呢?周恩來不得不頗費思量。
政治局第四號人物被打倒(4)
應當說,瀰漫在周恩來心頭的不祥預感是敏銳的。幾個小時之後,周恩來的不祥預感就成了觸目驚心的事實。
周恩來回到大會堂東會議室,繼續剛才中斷的對軍隊院校學生代表的接見。
此時,在中南海西門,亂哄哄地炸開了鍋。人頭攢動,數千人的聲浪和汗臭氣一起翻卷。
傳單飛舞。造反派向過往行人散發一張張印著通欄大標題“打倒中國最大的保皇派陶鑄”的傳單。傳單上面寫的是1月4日下午中央文革小組的陳伯達、康生、江青等接見“武漢赴廣州專揪王任重造反團”時誣陷陶鑄的講話。
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大喊:“打倒陶鑄!”“陶鑄是中國最大的保皇派!”並宣讀傳單上的講話。
陶鑄此刻不在家。等他忙完工作從外頭回到中南海時,已是深夜12點了。家中忐忑不安的夫人曾志趕忙訴說了中南海西門所發生的一切。
望著曾志託人要回來的那張傳單,陶鑄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擊懵了。他連忙打電話給周恩來詢問是怎麼回事。
周恩來正在人民大會堂召集首都工作小組會議,同有關負責人商談做好接待紅衛兵工作和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