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點滴,在迷迷糊糊的時候,我被十分洪亮的叫罵聲吵醒。一位老先生一被推進來,就開始以三字經大聲辱罵醫護人員,嫌他們太怠慢了。
我有點納悶。這所醫院的護理人員以面帶笑容、溫和有禮而聞名,怎麼會讓老先生這麼生氣呢?
罵完醫護人員,老先生無視於急診室不可以打手機的規定,開始對著親人大聲宣佈他被送進急診室了,當然也不忘加了幾句三字經。打完手機後,把所有的病人都當成聽眾,大聲悲嘆自己的不幸:“養兒子沒用啦,我有六個兒子,不是大學就是高中畢業,沒一個要來看我!我八十歲了,人老了沒用,他們就不孝啦,不如養豬或養狗!”
乍聽之下,老先生真是晚景淒涼,養兒不能防老,但聽下去就有玄機了:“前幾年我太太中風,每個都來比孝順,六個兒子一起花了三百多萬醫藥費,×××!我生病就沒有人敢來看,也不想想是誰賺錢養他們的!”
同樣的話,以響徹雲霄的聲音抱怨了好多遍。好脾氣的社工人員都來勸了:“你兒子忙,不一會兒就來啦!”“還有別的病人,小聲點啦!”
放寬心也放寬視野
我雖然同情病急生怒的老先生,但心裡更替他著急:活到那麼大歲數,除了他自己誰能教他領悟:他的態度會影響下一代對他的態度?不是兒子不孝,可能是他自己從來不懂反省。為什麼孩子們對母親和父親的態度差那麼多?他一輩子扮演的必然都是令人望而生懼、無法溝通、只想當一家之霸的父親。
沒有一點體貼心,看到的只會是片面的人生——只看到不幸,看不到轉機,只因不想改變自己。
罵了好久,老先生接了一通電話後,語氣稍稍溫和了:“啊,我兒子說等一下下班後就來。”之後便沉沉睡去。我想,他只是個可憐的討愛老人而已。但以辱罵方式來討愛,怎能得到真正的敬愛呢?
在急診室中,我不忘告訴自己:但願,我的視線不要越活越褊狹,不要只看見片面的人生。
水中的秘密
善意和惡意,都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
水也有情緒嗎?日本有一位叫江本勝的醫療博士,從小迷戀顯微鏡下雪花美麗的結晶體,有一天他突發異想,決定要採集各地、各種狀況下的水結凍後的結晶體,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
同樣在零下二十度冰凍三小時,冰結晶的長相卻很不一樣:
大都市的水,由於在消毒過程中使用氯氣,根本沒辦法呈現出美麗的結晶。只要是未受汙染的天然水,結晶都燦亮而美麗。
最有趣的是,他還發現,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後整致而華美;聽了肖邦別離曲的水結晶,悽美而細膩。
原來水也很感性呢。
最玄奇的是,他給水讀字,取自同一水源的水,在看了“謝謝”字條之後,呈現美麗的六角形結晶,看見“混蛋”的水,所呈現的結晶竟然跟聽了重金屬音樂一樣支離破碎。與“愛與感謝”相處久了的水,結晶最美。
雖然我不是百分之百相信這個有點“玄奇”的結果,但也提醒自己:人體有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看樣子我們得對自己充滿感謝與愛,才不會一身惡氣!
充滿善意容易招致幸運
江本勝在擔任雜誌編輯時,還曾經請一群小學生幫他做過更玄奇的實驗呢!他請小朋友們在兩個瓶子裡頭裝同樣的飯,每天對著其中一個瓶子說謝謝,對另一個瓶子罵髒話,一個月後,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令人驚訝的是,幾百個家庭都實驗出相同的結果:“謝謝”瓶裡的飯發酵了,帶著香醇的酒味;被罵髒話的瓶子,腐臭發黑。
有些家庭多裝了一個瓶子的飯,既不罵也不感謝,只是置之不理,結果竟比被罵的飯更早腐壞。
他因此感慨地說:“原來,置之不理比被人辱罵,傷害更大!”
不管他的實驗是否被科學界接納,其實這個原理我們本來也懂,一個人的善意和惡意,都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足以影響他和周遭世界的互動關係。
我相信的是,充滿善意容易招致幸運,怨天尤人,很容易吸引負面能量;而冷漠,傷害最深。
。。
粗心不是不能改(1)
粗心真像糖尿病一樣:剛開始沒什麼關係,但縱容它下去,全身器官都會有病變。
早上刷牙的時候,一把電動牙刷放進嘴裡,我馬上慘叫了一聲。天哪!我竟然把洗面奶當成牙膏了!
味道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