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量到這個地步,都是世間奇葩。
奇蹟會在偶然間到來,卻不會經常發生。
久違的生死盟約
信守承諾的故事,總是出現在生死與共的時候。
在一個叛軍的綁架案中,有兩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成為人質,政府軍攻堅營救,卻造成了一人死亡。
兩名人質都姓王,只有年紀大的王先生倖存。他得救時說:也許是因為我又老又不懂英語,綁匪疏於監視,我才逃過一劫吧。我們兩人被綁了五天,面臨生死關頭,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有一個人能夠活著出去,就要好好照顧對方的妻兒。”
年輕的那位王先生不幸在營救行動中去世,他的妻子才剛懷孕不久,年老的王先生說他會信守承諾,照顧他的妻兒一輩子。
悲劇令人欷殻В��窬日嘰蛩閾攀爻信檔難雜鐫蛄釗碩�蕁�
現代人中,能夠信守承諾的人不多,就算白紙黑字寫下也沒什麼用,人人都知道生意往來“口說無憑”,而情人間的海誓山盟多半隻在發誓時有用,若有人願意遵守“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承諾,應該算是今之古人了。
不過一個人的氣節,就在於“即使沒有白紙黑字,沒有法院見證,還能夠信守承諾”吧。
這種信守承諾的故事,總是出現在生死與共的時候。
過去我曾聽過一位老兵伯伯的故事:
在對日抗戰時,他和某戰友約定,如果他死了,該戰友要幫他照顧老母;如果是戰友死了,他要幫他照顧妻子與幼子。後來,他的戰友不幸陣亡了,信守約定到戰友的故鄉,把他的妻子與幼子接到身邊來,後來又一起帶來了臺灣。
其實在相處的過程中,他老早就愛上了戰友的未亡人——他年輕的妻子,只是一輩子都沒有表明他的心跡,因為“朋友妻不可戲”,因為他不能把此照顧化為彼照顧。雖然戰友死了,但他仍相信天知地知,這責任是逃不了的。
戰友的妻子後來因病去世,他則終身未婚,一直照顧著“遺孤”長大。
或許,我們的時代太缺乏生死關頭,所以磨不出有氣節的故事。
氣節,需要勇氣承擔責任,需要節操奉行承諾。不管在什麼時代,有氣節的故事都動人。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最長的愛情馬拉松
情人相處時會碰到的難題,得在該解除時解除,不容拖延和等待。
在美國有樁冤獄獲得了*,也牽引出一個世上最漫長的愛情故事。
一九六二年,一名黑人男子因為涉及超市打劫案,在警方夾指刑求下承認自己犯行,後來又因為逃獄加重罪刑,竟然坐了四十二年的牢。不久前,他的罪名才被撤銷。
這真是個烏龍冤獄,進監牢時,他才三十四歲,出獄時,他已經七十六歲了。
唯一可以慶幸的是,當時他有一個二十三歲的愛人,經過了漫長的四十二年還在等他;在他出獄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註冊結婚了。
等到六十五歲才結婚的新娘,告訴記者:“我知道他是個好人,我愛他。”
在他漫長的牢獄生涯裡,她也曾冒險運送鋸刀到監獄裡給情人,幫助他越獄,這件事也使她入獄半年之久。可是她始終相信,他是無罪的,也願意為他等待。
這種愛情的毅力太驚人,人人在寫情書時都會說“海可枯,石可爛,我對你的愛永不渝”這種俗套的話,但真能做到的,世上應該沒有幾個人吧,分手時不成仇敵已經不錯。
不過,雖然已經齒搖發白,這一對苦難鴛鴦的新考驗才剛開始。
出獄後,與現實世界脫節已久的男人,對於現代社會感到陌生,超級市場一條土司漲到將近兩塊美金,讓他難以接受,連打電話撥號也很困難,一切都得在新娘的協助下重新適應。他說他打算要請求冤獄賠償,但還是“會以家庭為重”。
雖然一生被只想做業績的刑警糟蹋了,但他擁有了最堅貞的愛情,這樣的等待,應該可以破世界愛情馬拉松紀錄吧。
等待是愛情中一個最奇妙的元素。沒有人喜歡等待,等待時總覺得好煎熬。
但事過境遷後反而會發現,等待是一種酸中帶甜、苦中帶甘的愛情調味醬,因為等待時愛情充滿可能性,混雜著興奮,也飽含著期待;等到的那一刻,在中獎的感覺消失的那一剎那,夢想結束,現實開始,還有更多更多的關卡,等待著克服。
情人相處時會碰到的難題,都需要及時溝通和理解,卻得在該解除時解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