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突發狀況根本不會讓他皺一下眉頭。
二是讓對手緊張,自己卻很鎮定。每一個運動選手都明白,上場比賽如果處於緊張狀態,遲早會因為粗心而出錯。常穿亮眼血紅色運動衫的伍茲,一上場就氣勢如虹,已經造成對手的壓力。當他上場時,幾乎所有的選手都會情不自禁地轉身看著現場轉播的大銀幕,根本無法專心打自己的球,而他卻一味的氣定神閒,眼中只有小白球。
再來就是目標遠大,他渴望的不只是贏得一兩個大賽冠軍,而是名垂青史。另一位高爾夫名將克里斯·迪馬哥(ChrisDimarco)曾經自嘲:“伍茲當然會贏,因為我參加比賽的主要目標是養家餬口,而他的目標是在每場比賽都取得冠軍!”
伍茲是個e時代的贏家,在得到冠軍時,他的表現與其他老將不同,也就不足為奇。一般高爾夫選手贏得比賽,接受記者採訪時,口氣總是興奮到不相信自己會贏的樣子。伍茲不一樣,他本來就覺得自己會贏,萬一輸了,記者來採訪他,他的說法是:根本不相信自己沒贏。這種思維方式,跟注重“滿招損、謙受益”的上一代完全不同,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很“膨風”,但他確實有條件“膨風”,就不顯得自大。
成功,一點也投機不得
簡單地說,就是目標遠大、手段紮實,這兩者是他的成功特質,足以風靡國際。
如果是眼光短淺,好吃懶做,當然就是失敗的必然基因。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上述兩樣特質的人,卻也常常巴望著成功呢!
有個作家前輩曾對我說:“我最不喜歡有人一個字都還沒寫,就跟我說他想成為成功的作家,該怎麼做?這不是痴人說夢嗎?可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卻多得數不清。”
有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也曾經說過:“做生意,是贏九次輸一次就等於零,可一點也投機不得,目標一定要看得遠,手法一定要很實在!”
眼光放遠,就不怕眼前困難。手段紮實,火候到了上場必有佳績。說來簡單,做來可不容易。
想成為永遠的常勝軍,哪有容易的?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可曾真正用心活過
在生命的懸崖邊緣,我們才能把人生看得清楚,在失落的時候,生命與愛才顯現出它的光華盈滿。
這些年來,我讀過的傳記無可勝數,但若一定要稱得上真誠感人、不賣弄坎坷玄虛、能夠觸及我內心中最深處的那一根弦的傳記並不多,除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之外,就是《天使走過人間》。等了幾年的時間,我又等到了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絲與她的學生戴維·凱思樂博士寫的《用心去活》。
一本書之所以扣人心絃,是因為作者的人格特質在字句中川息流動,使我的心靈受到微風般的照拂,或感受到“天打雷劈”般的戰慄。《用心去活》帶給我的感覺,兩者兼具。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種種苦難。經歷得越多,你就越有智慧,心靈越成熟。”
這是《天使走過人間》一書的結論,使我浸沐在一種靜謐的感動中。
《用心去活》的主旨在於“我擁有幸福平順的一生,但我可曾真正地用心活過?”
兩位生死學的教授,長年與臨終病人相處,企圖從瀕死經驗,解讀出人生的意義。因為在生命的懸崖邊緣,我們才能把人生看得清楚,在失落的時候,生命與愛才顯現出它的光華盈滿。
令人心靈顫動的生命智慧
七十多歲的庫伯勒在經歷多次中風之後,以一種不畏死亡的態度等待死亡,明白死亡和日升日落一樣自然;雖然活得越來越吃力,但也不害怕陷於無助的現實生命,仍然以她的生命智慧勉勵人們:用心去活。這本書中,到處可以看見讓人心靈顫動的句子。
“你所追尋的完整與圓滿,就在你自己身上……如果你自己的船浮不起來,沒有人會願意陪你遠渡重洋。”
“瀕死的人知道他將失去什麼,也因此分外知道珍惜,是活著的人習於自欺欺人。”
“治療失落的第一個階段是承認失去,你會發現走出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經歷痛苦,到時候你將能夠再次擁抱世界。但瞭解真相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糕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試著想象沒有人在看你時,你會做些什麼?”
“你不必等到離開時才知道自己是誰。”
“很多人描繪的是愛情的理想圖,然而現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