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人才仍然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大工程,因為企業正在迅速發展。
蘇小和:作為當下中國企業家中最優秀的企業家,你認為你對整個當代中國企業史的貢獻在哪?
柳傳志:如果不太提綱挈領地說,我覺得是五件事:第一,高科技產業化,聯想在這方面是先鋒隊,因為這件事並不好做;第二,與外國企業競爭,在一個競爭性的領域,中國企業處於下風地位。這也不容易,在IT、PC領域,出現的都是精兵強將;第三,在高科技行業實現股份制改造方面,我們也走出一條有歷史意義的道路,這與我們自己的努力有關;第四,對企業的管理理論進行探討,而這些理論對日後進入投資領域進行投資有很大幫助,也用實踐的方式說明了我們的一些理念本身的有用性;第五就是培養了一批年輕的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的優秀品質正在年輕人身上得到延續。
王中軍的電影尺度
王中軍,北京人,1960年出生,華誼兄弟董事長,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總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 是內地電影界、娛樂界巨頭之一。
柳傳志的忍耐力(9)
在一個政府沒有退出、市場似乎又能進來的行業,官商結合就成了所有商人的第一選擇。
無論王中軍看上去多麼時尚、多麼前衛,他的華誼兄弟公司就是在這樣一個官商合一的行業裡發財。電影,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之中,可能僅僅是一種文化,一種娛樂;但在中國,電影是一種必須由政府來進行管制的意識形態平臺。那些熱愛電影的商人可以用電影來賺錢,但前提是必須接受政府無所不在的管理。
此情此景,作為一個電影業的商人,王中軍喊出了“電影是百分之百的商業”這樣的口號。他的意思是要把電影從意識形態、藝術的陳舊體系裡抽離出來,將電影培養成一個真正的賺錢工具,一種直面市場的投資平臺。
熟悉中國環境的人們還能從王中軍的口號中聽出弦外之音:他必須接受來自政府的任何管制,但他堅信,這個正在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府,會給他提供足夠的商業空間,前提是他必須與政府的意識形態管制取得一致性。
從這裡出發,我們遺憾地發現,王中軍和他的華誼兄弟公司同樣沒有跳出官商結合的道路。事實上,這還只是公司的一種處境。多年以來,王中軍最大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和他一樣的市場化私人公司,而是打著國家旗號的電影巨頭,諸如中國電影總公司。他們製作的主旋律電影和他們引進的美國大片,像一道劍,懸在王中軍的頭頂,所以,王中軍說,華誼兄弟公司做到今天,並不容易。
電影產業有影響無規模
蘇小和:關於中國的電影產業,據你瞭解,目前它處在一個什麼狀態?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王中軍:這兩年,電影行業在社會上的聲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受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在人們看來,這就是一個陽光的、很有發展空間的產業。但實際情況是,在整個經濟層面上,電影行業還不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去年的整體票房也不超過50億。我們也只能從票房上加以統計,因為只有票房是透明的,其他的都只能是估算,包括海外發行、電視臺的購買、VCD的發行以及盜版,所以人們無法清楚地界定整個產業的規模。在電視行業,2008年電視臺對電視劇的購買也不過50個億,音樂更不用提,幾乎沒有什麼產值。因此,電影、電視是這個行業的主要產品,但整個市場也就100多億。因此,從規模上來說,它還算不上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但從這幾年來看,它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我看來,一句話,目前它還是一個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但無規模的產業。
蘇小和:你作為這個產業中的一員,有著什麼樣的感受?
王中軍: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非常喜歡這個行業,也覺得很滿足。這兩年,華誼兄弟在業界的成績還不錯,去年我們推出的四部電影在我國電影市場上佔據了很大比例。據官方統計,2008年我國進口片和國產片的總票房為43億,國產片為26億,而我們憑藉四部電影獲得了8億多票房,佔了30%左右。《集結號》為2�7億,《功夫之王》1�9億,《李米的猜想》2 000萬,《非誠勿擾》則達到3�5億。在一個不大的市場上,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這樣的現狀讓我們在競爭中總是處於優勢,沒有什麼壓力,因此也就感覺比較舒服。在電視劇方面,在民營公司中,我們所佔的市場份額最大。去年我們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