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的書房內,李儒不時的拿起案上的一塊白布看看,又有些頭痛的揉了揉太陽**。
頭上黑白參半的頭髮,似乎更白了一點。
長安的到手似乎是不錯,按樊稠兩萬西涼兵的實力來看,依託堅城,防守自身絕無問題。
但張濟接下來卻會面臨馬騰、韓遂的猛烈進攻,要是被他們攻破渭南,進入潼關,那長安依舊是一座孤城。
孤城不可自守。
按探子得到的訊息,嚴松提供糧草的方式是一段段的,一個月一次。
十幾天,張濟起碼要堅十幾天或者更久。待他們糧草盡了,才會自動退卻。
最難辦的是。張濟唯一的侄子居然生死不知。想到這兒,李儒唯有苦笑。
建功立業雖然誘人,但沒有後嗣繼承,卻也太打擊人了。
後面的一段,更是讓李儒惱火,除草不斷根,立新帝卻不殺舊帝。現在想來,丞相的手段未免太過柔軟了。
一個坐上後位多年的人,能借荀攸的手擺出這樣的事兒也不會讓人太過詫異,但安排監視的人卻也太過低能了。
可是一時間。又上哪去找訓練有素地人呢。還是那句話。當初要是一殺了之。就不會有今日地結果了。
站在地立場。與角度地不同。李儒對董卓地某些做法卻是有些抱怨地。
但主上有過失。身為謀臣地自己沒能挽救卻也顯得太過無能了。反過來。李儒居然埋怨起了自己。
士為知己者死。董卓地提拔之恩。他卻是無以為報地。也是他今日還沒到而立之年。卻已是頭髮花甲地原因。
無以為報。唯有鞠躬盡瘁而已。
但接下來如何處理弘農王太后。那就更辣手了。賜死是最好地辦法。但沉思良久。李儒還是決定等董卓回來再說。當初董卓是如何堅持不殺劉辯他還記得地。
當初董卓是為了考慮安定人心而沒殺,今天下已近群起而攻了,李儒不相信董卓還會有理由不殺劉辯母子。
下定了主意以後,李儒翻開竹簡,奮筆疾書,打算去信安慰可能已經無嗣了的張濟。
“李儒。李儒。”董曼那不算大。但中氣十足地嗓門震得整個房子嗡嗡的直響。
文不成,武不就。除了一個董字能稍微的鎮一下他手下的司隸校尉部的兵丁以外,別無用處。
董卓天縱之資怎麼會有這樣的兄弟。想當年,漢高祖當下,可是有兄弟侄子數人封王地。
有時候,李儒也難免會有點不敬的念頭。“李儒,那個王太后我已經抓住了,該怎麼處置?”董曼自來熟似的走進書房,隨便找了個地兒坐下。呵呵笑道。
“帶上來吧,不過,還請叔先到門外等著。”董卓是他的岳父。現在稱董曼一聲叔也是理所當然。李儒面上恭敬著。
“好嘞。”到時董曼很乾脆,**還沒做熱,就樂呵呵的起身走了下去,難得幹了件正事嘛。還順帶的在弘農王府中橫行了一回。
李儒循規蹈矩,何氏輕柔的身子並未在他的心中留下半絲痕跡,只是象徵性的起了起身體,抱拳冷聲道:“王太后安。”
“今哀家是階下囚,中丞大人乃董丞相地座上客,不必拘於禮節。”何氏淡淡一笑。一切都放開了的她現有的氣度卻比她當太后時還要明媚。
對李儒地無禮也視而不見。
“太后對荀攸之事,可有辯論?有人可是舉報太后是主謀啊。”不顯慌張,自有氣度的何氏,讓李儒的語氣不自覺的軟了點,不再冷言冷語。
只是沉著臉的李儒再怎麼軟,說出的話都有種陰狠的感覺。
“哀家無話可說。”何氏淡笑道。她只是利用了荀攸而已,謀劃全出自荀攸之手,但事到如今,這些不談也罷。
“西涼那邊的事兒到也罷了。匈奴之事,可是會讓你遺臭千年的,弘農王爺也將萬劫不復。”李儒盯著何氏地眼神,語氣再度犀利了起來。
她的所作所為,幾乎讓董氏萬劫不復啊。
“弘農王位哀家不稀罕,哀家只求丞相能饒了我兒的性命,洛陽附近尚有四五千畝良田,幾處莊園,哀家是拖人代管的。還有雍州的幾個太守。都是哀家干涉提拔的,只要丞相答應能繞了我兒性命。哀家願意奉上一切。”此時的何氏,才顯得如此的柔軟,兒子是她的根,為了兒子,她也不惜哀求。
在兒子與王太后地尊榮之間,兒子才是她的選擇。
太守?李儒自動的過濾了何氏所謂的莊園,董卓不缺這樣的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