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過,他隨即又想起了步度根的話,董卓強就附。不管是華雄還有呂布的騎兵,還是城內到處散佈著,用非常彪悍的眼神盯著他計程車卒來看,董卓絕對夠強。
想起那些擦著房子,提著水桶。就像是工人一樣的男人們欲擇人而噬的眼神,就算是自負有點勇氣的車輪也生生的打了個寒顫。
天知道他才第一次來而已,有這麼大的仇恨嗎?
“我此來是代我家大帥向漢朝表達臣服的。”車輪的頭放的低低,躬身道。
“哈,奪了我大漢朝的河套這就算是臣服?”董卓氣的發笑道。
“我們大帥奪取的只是匈奴人的領地,對漢人的城池秋毫無犯。”車輪不急不緩道。
“可是,河套草原也是我大漢武皇帝奪下來的,宣皇帝借給匈奴人居住的。按理說,也還算屬於大漢。”董卓一字一句的說出河套的由來,不過,現在也不是扯皮的時候,按他目前的實力也奈何不了鮮卑人。重要的是雲中、朔方著一帶的漢人。
“大鮮卑佔了河套後,知不知道大漢的北方三郡還剩下多少?”董卓轉了個話題問道,說來東漢王朝也夠慚愧的,著北方三郡的人口統計居然是幾年前的,那三郡就像是孤懸於海外的島嶼,無人問津。
沒有軍隊的保護,三郡的情況,董卓唯有洩氣。今天問問,也只是想盡盡人意,把剩下的人全遷移回來。
靠董卓手下地軍隊就想守住三郡是不可能地。
“大鮮卑是附近地雲中還剩下兩萬餘人。全都縮在城內。其他靠近河套草原地二郡則只剩下了每城一萬。”見董卓轉移話題。
車輪自然樂意先換個輕鬆點地話題。然後再談。
只是言語中還是不忘抬高鮮卑人地“仁義”。靠近匈奴人地地方只剩下了每城一萬。而靠近鮮卑地卻留下了兩萬。兩相一比高下立判。
只是對董卓來說。卻是五十步與百步而已。關外三郡在幾年前地記載可是有近十萬人口地。幾年而已。就縮減了一半還多。這還是鮮卑人留守地緣故。
一直站在董卓身後面無不起地呂布聞言眉頭深深皺起。一股無形地殺氣。透體而出。
他的故鄉九原可就是在那一片地方的。
車輪緊了緊衣服,警惕地盯著呂布,還真看不出來,這人的殺氣好濃烈。他本來以為兩人中華雄比較厲害的,沒想到走眼了。
再看了眼董卓身邊另一個能與呂布並列地彪形大漢。車輪的心中怎麼都絕的董卓著是擺給他看的。不屑的撇了撇嘴,對待小人物也用得著如此陣仗?
“本相要你們大帥把所有人都遷回來,一個不留。要不然本相就遣大軍把你們趕出河套。”董卓看起來不像是在說笑,他本來就有這個實力。
但可取不可守,要之何用。
“這是自然,我們大帥還帶來了些黃金珠寶與女人,是一心一意的臣服丞相與大漢朝。”車輪心裡也有八成把握董卓不會亂來,但南遷漢人對他們也有利,沒必要阻止不是?
“好,等過些日子,本相會文官安排事物。相關的事宜你跟他來談。”董卓叫了一聲好,看起來頗為喜色道。
“請丞相在事後上表大漢的皇帝,就說我們大帥願意永為大漢的藩屏,鎮守河套。我願留在洛陽為兩方聯絡。”這才是車輪地目的。
也是步度根的野心,效仿南匈奴的例子,先依附漢室,再尋機北伐,奪得單于的大位。
話繞來繞去,似乎又繞到了原點。鮮卑人志在臣服,目的是得到漢朝的庇佑,漢朝名義上的庇佑。
步度根擔憂他的兄弟可能會南下跟他爭奪河套。
“本相盡力。”一紙詔書而已,董卓沒有不答應地理由。
但車輪也只是打算要這一紙詔書而已,誰又會指望曾經玩了匈奴人的董卓會真正的出兵相助呢?
董卓那臭名昭著的反覆性格,車輪不得不佩服。
氣氛還算和諧的情況下,董卓與車輪持續的聊了會時間後,車輪告辭離去。
“丞相,這人挺狡猾的。”華雄嘟嚷著嘴。嚷道。
董卓白了眼華雄。相互妥協的幾句話,他又怎麼會看出這人狡猾還是愚笨。
狡猾又如何。愚笨又如何,他與鮮卑人暫時都不回有什麼交集的了。
“我兒你與華雄一起下去歇息吧,等回到了洛陽,幷州兵與西涼兵們隨你們挑,補充損失地人手。”應付了什麼使者後,董卓有點乏了。
“諾。”呂布乾脆。
但華雄卻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