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巧的送董卓出門。
車為獨輈,由四匹雄壯的西涼戰馬拉動,在親兵的拉動下在街道上馳騁。
由於是中午時分,街上的行人比較稀少,而行人也似乎已經比較習慣有人在街上橫衝直撞,除了有些人偷偷的瞪了眼董卓以外,其他行人連屁都不放一個,低著頭小心的避過馬車,匆匆而行。
上回出府有家兵開到,沒想到以前董卓居然跋扈至此,史書上寫的也不都是勝利者的誹謗啊。
雖然這樣看起來很威風。但實則危險的緊啊,到不是他心善體恤百姓。體恤?他自己都如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是萬丈深淵,誰來體恤他?
而是,這實在是有礙名聲,這時代名聲實在重要,自己的名聲不用說也知道,肯定是臭不可聞,但也不是不允許潑點清水,洗一洗不是?
心念一動,董卓大聲對駕車的親兵道:“放緩速度,小心避著行人。”
這個跟著董卓有幾年了的親兵心中納罕,主公這是怎麼了?不僅對他露了個笑臉,威風也不耍了?
手上卻不慢。依董卓的命令,小心的降下車速,街上本稍有些慌亂的樣子立刻鎮定了下來,不過,行人們該幹什麼幹什麼,心中對董霸王的舉動有些不解,但依舊是低著頭,不敢看董卓一眼。
可見董卓之積威難解啊。
這河東乃是大城,城郭很大,董卓又命令降下車速,是以過了小半個時辰,才堪堪到達城門口。
肅穆的城門樓,堅實如鎧甲般護衛著城中安全的城牆,微微的散發著一股肅殺之氣。
董卓每每看到如此雄偉的城牆,都要大嘆古人之能,單純以人力修建,就能有這樣的氣魄,果然印證了那句話,群眾的力量是無窮,但董卓卻還隱約的想到,這城池也是那些權柄在手的人物一聲令下才有的產物。
沒有能力的人,只要有一頓飽飯足矣,但有能力又有勢力的人呢?董卓心中劇烈的波動著,李儒的話,隱約閃現,權臣做得,而且要做得穩。
不提董卓心中所思,戰車行至城門前卻被攔了下來,只見一員全身銀光閃閃的小將,騎著戰馬,倒提著一柄大斧,攔在了車前,身後一小隊騎兵跟隨。
親兵一怒,這河東城誰敢攔主公的車架,不是找死嗎?於是提氣大喝道:“你是什麼人帳下將校,居然敢攔截前將軍的車架?”
“呃。”這小將先前也沒看清楚,只見一車行來,速度不快,但也不算太慢,以為出了變故,這才攔下,沒想到卻是他頂頭上司的上司。
但這小將也算是機靈,誠惶誠恐的回答道:“小將隱隱聽到城外號角綿延,喧譁之聲隱約傳來,想來是主公要率軍出征,所以特地率手下將士來為主公送行。”說著說著,可能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一滴滴冷汗從額上降下,頗為狼狽。
不待親兵吃斥喝,董卓卻一陣大笑,指著小將手中大斧,道:“小將軍是打算就用這柄大斧為本將送行?”
這,不就有送董卓上路的意思嗎?一想到董卓往日驕橫跋扈,他一家老小,可能不保啊。
想到這些,小將的臉上,汗流的更勤了,手上大斧,慌忙放下,翻身下馬,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道:“小將不敢,小將不敢。”
他身後的騎兵也是一一下馬,向董卓磕頭。
鬧得董卓哭笑不得,他也只是覺得這小將頗為不凡,身後計程車卒也是臉精神抖擻,有一股子幹練,想起他手下大貓小貓兩三隻,是以才起了親近之意,這沒想到。
“起來,趕快起來。”這再磕下去可要見紅了,本就對小將有親近之意,怎可怠慢。董卓起身走下戰車,扶起這銀甲小將,哈哈一笑,問道:“小將軍在什麼地方當職?怎麼膽小如此?”
是主公你太過兇霸也。這句話,小將沒說出口,口稱了聲“不敢。”
小將這才答道:“小將乃是楊奉將軍帳下的騎都尉徐晃,先前不認得主公的車架才多有頂撞,請主公見諒。”
董卓以軍功起家,自然曉得軍隊的重要性。
老實說,以前的董卓對待百姓雖然不堪,但對手下士卒卻是不錯的。
徐晃以前一直跟隨楊奉征討黃巾,最近才隨楊奉到河東,董卓到是沒見幾面,但是兇名卻是如雷貫耳,是以才如此小心翼翼。
“徐晃?”董卓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第八章 以汝駕車,可使得?
“徐晃?”董卓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正愁手下將校除去一個徐榮算名將以外,其他都默默無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