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部分(第3/4 頁)
李牧回到陸南的當天,空司那邊就有了相對明確的答覆會正式研究調動高飛到海軍航空兵大學這件事情。
可憐高飛還在為“打敗”了和海軍航空兵大學而沾沾自喜。
海軍航空兵大學一下子進來了三百零八名新學員,加上原來的改飛老學員,近四百名學員組成了海軍航空兵大學第一批學員隊伍。同時,海軍航空兵大學也差不多是軍事院校中學生最少的一所學校了,而且還是正軍級單位。
這並不顯得奇特,海軍航空兵大學初建,許多專業都是空有編制,作為最重要的飛行員教學,自然的是放在第一位。要建成綜合型的航空兵大學,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而從掛牌成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還沒到一年的時間。
李牧擼起袖子繼續工作,按照制定的計劃穩步的推進,學校的教學以及各項事務也都不斷的持續的健康地推進落實。他這個校長,當得也是越發的得心應手了。如果說之前幾次到軍事院校客串教員具有玩票性質,那麼這一次,李牧是安下心來搞教學工作了。
之前的每一次,他都知道,不管調到哪裡去,作為救火隊員也好臨危受命也罷,早晚是要回到陸軍去的。但是,走到現在,尤其是擔任了正軍級海軍院校的校長之後,他逐漸發現,陸軍大概是回不去了。
陸軍將領調到海軍或者空軍擔任職務,換上海空軍迷彩服,並不少見,但是,從來沒有過海空軍將領轉調到陸軍擔任領導職務的。
他也不覺得遺憾了,能夠為海軍的艦載航空兵部隊做出自己的貢獻,奠定艦載航空兵培養體系的基礎,他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至於空軍,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到那邊任職,就算是有,也可能是傘兵部隊,而不會是航空兵部隊。他能走上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崗位,是因為他擔任過海軍陸戰隊的領導,並且負責了海軍陸戰隊的擴編和整編工作。
因此,李牧是安下了心來,讓待多久就待多久。
第1519章 經費預算會議
當領導了,會議就多,各種會議,大大小小的會議,務虛的務實的,多得很,可以說一年到頭都在開會。
好在謝順榮認清了自己的位置,主動承擔了大部署的會議,李牧這才有時間做具體的工作。
但是有些會議是謝順榮代替不了的,必須要一把手參加。
比如正在召開的院校經費預算討論會議。
事關明年的經費預算,各個院校絕對是卯足了勁,別提多重視了。甚至有些院校是軍政主官一起參加,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多爭取一點錢。
除了那兩家副大區級的院校,全軍所有的院校的領導都到齊了,坐了有一百多人,可謂濟濟一堂。
如果這個時候美國佬往這棟建築物扔下一顆威力足夠的導彈,中**事院校系統就會陷入癱瘓。
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什麼樣的迷彩服都有。自從上面把實戰化訓練提上高度後,從上到下,穿迷彩服的時間多了,穿常服的時間少了。這正中李牧的心裡。軍人麼,是要打仗的,整天穿個常服,倒是像做生意的。
李牧和東南陸院學院院長以及空軍傘兵學院的院長坐在一起,他們一左一右坐在李牧的兩側,都是有資格坐在長方會議桌前面的領導,都是正軍級。恰好,東南陸院和傘兵學院都曾經是李牧打醬油的地方,算是老單位,因此三人相談甚歡。
“李校長,你們海軍航空兵大學搞得不錯,這麼短的時間,就上了軌道,和你們採取的管理方式分不開關係。我已經向上級打了報告,什麼時候到你們那裡去學習學習。”傘兵學院的院長笑著說道。
李牧的年齡擺在那裡,儘管級別相同,他都會把自己的位置擺得低一點,這是出於對老兵的尊重。
“陳老,您別擠兌我了。您很清楚,我那一攤子都是拿錢砸出來的,沒什麼技術含量。”李牧笑道。
東南陸院院長劉元少將笑著說,“小李啊,你不用妄自菲薄,成績大家都看在眼裡,一些流言蜚語,你大可不必理會。”
劉元少將是有資格用這個語氣說話的,因為李牧就是從東南陸院走出來的將領,劉元曾經擔任過他的教員。
“老師,流言蜚語始終是流言蜚語,我是不會理會的。不過,海軍航空兵大學讓一些院校長了紅眼病,這是事實。”李牧無奈的搖頭說道。
這樣的情況早就出現了。
上面大把錢大把錢的往李牧身上砸,別說級別更低的院校,就算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