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第2/4 頁)
的。不過,海天集團在玉蘭市投資,談不上是重複建設吧?玉蘭市可沒有幾家真正上規模的水泥企業……”
樊志偉話音未落,市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劉瑜便笑著接過了話題。
“玉蘭市現有的水泥廠,要麼規模小,要麼就是久遠,技術落後,生產能力底下,很難滿足我們的建設需求。尤其是高標號水泥,更是供應短缺。這幾年,我們所需的水泥,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外地調撥過來的,時間上和金錢上都造成了一定的浪費。這個情況,我在長河區工作的時候。特別明顯。”
劉瑜和樊志偉一樣,此前做的主要也是經濟建設工作,而且身為長河區管委會主任,經濟建設正是他的正管。由他出面反駁樊志偉,很是合適。
李燾畢竟是市長,市委二號人物,不能事事衝到第一線去和其他常委“打擂臺”,劉瑜便挺身而出。大家均是邰惟清線上的幹部,劉瑜當得“拔刀相助”。
應該說,劉瑜這個反駁很是有力。
樊志偉淡然說道:“我也承認劉瑜書記說的有道理。我們玉蘭市的水泥企業規模不夠,技術不行。那就應該加以改造。如果海天集團過來投資,直接接手這些企業,改造盤活,那麼就是很好的,我支援。但是單獨再建一個年產能五百萬噸的水泥廠,就沒必要了。這個水泥廠建起來之後,其他小型水泥廠全部都要破產倒閉。到時候那些職工怎麼安排?工廠和裝置怎麼處置?”
劉瑜微笑道:“如果能按樊部長說的那樣做,當然是上佳之策。不過要看人家海天集團願不願意了。總歸商人是以盈利作為目標的。改造舊廠,耗時費力,投入猶在建新廠之上,還要面對一大堆現有職工和退休職工的安置問題。沒有幾個商人願意做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便有幾個常委暗暗點頭。
海天集團可也不是傻子吧,沒事跑到玉蘭市來“扶貧”?
“我同意志偉同志的意見。我們做工作,不能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算水泥企業在玉蘭市是短缺的,不算重複建設。但放眼全省或是全國,水泥廠已經超標了,生產能力過剩。所以我們還是應該顧全大局。如果說哪樣東西玉蘭市沒有或者說短缺,我們就要建一個工廠來生產的話,那還了得?市場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物資流通大大加快。再說了,水泥廠對環境的汙染也是很大的,這個與我們玉蘭市建設花園城市的大政方針是背道而馳的。”
說這話的是陽川區區委書記牛前進。牛前進現在也要算是玉蘭市的一方諸侯,經濟建設工作亦是他的本行,插話進來力挺樊志偉,不算太僭越。
李燾的雙眉蹙得更緊了。
李燾倒不是生氣牛前進為樊志偉出頭,他們本就都是柳俊的心腹,在常委會上同氣連枝,可以理解。李燾生氣的是,柳俊制定的計劃就是大政方針,他李燾的工作就是可有可無,一切都得為柳書記的大政方針讓路。
牛前進這個反駁很是有力,劉瑜一時之間想不出好的應對之詞,便朝著牛前進微微一笑,不再說話。
“純經濟建設問題,我看還是應該以市政府的意見為主。李市長可是城市建設的專家……”
眼見劉瑜“敗下陣來”,謝媛不得不出面了。眼下玉蘭市的邰系幹部,就李燾、劉瑜和她自己,區區三人罷了,若果不抱成團。其勢難以在玉蘭市立穩足跟了。連生存都成了問題,還怎麼牽制柳俊?
“至於談到基礎建設工程指揮部的設立問題,我認為也是應該的。雖然玉蘭市與潛州市的實際情況是有所區別,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搞好基礎建設工作。樊部長剛才談到個編制問題,其實問題也不大,我們從其他部門調集得力人馬過去充實就好。並不增加編制內的幹部人數,與國務院精簡機構初衷並不相悖!”
謝媛捋了捋頭髮,很優雅地說道。
第1516章 柳書記的態度很難拿
謝媛一插話進來。常委會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一些本打算發言支援樊志偉的常委,又將嘴巴緊緊閉上了。
在普通人看來,市委副書記和市委政法委書記,似乎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都是市委領導,高高在上的存在。甚至在老百姓眼中,市委政法委書記手裡握著“槍桿子”,強力部門的掌舵人,其權威更重。要身在官場,才能體會到市委黨群副書記的權勢。更何況,謝媛現在可是邰惟清線上的紅人,直接和她博弈,需要非同一般的膽魄。
“柳書記,同志們,我說幾句……”
一直閉口不言的市紀委書記韓勁武終於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