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什�準讀偈閉����⑷死嗟諞桓鑫薏�準蹲ㄕ��業母錈��
廣州脫險
1920年10月29日,孫中山重新組織軍政府,開始了第二次“護法”運動。之後,部分國會議員在廣州舉行非常會議,透過《*政府組織大綱》,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孫中山著手組建民國政府。這是孫中山第二次開赴廣州。
北伐戰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革命軍內部卻出現了反叛的聲音。
第二章 革命之路(5)
1922年5月上旬,在孫中山的指揮號令下,北伐軍分三路進襲江西。此時,忠誠於孫中山的部隊大部分已出征北伐,廣州事實上已被陳炯明(*時期廣東軍政領袖)的粵軍所控制。陳炯明決意謀反。
16日凌晨約2時,叛軍以密集火力對總統府和孫中山夫婦居住的粵秀樓發動了武裝攻擊。孫中山在副官、秘書衛士等人的勸說並強烈要求下,始肯撤離。他叫醒沉睡中的宋慶齡,要她一起轉移。但宋慶齡認為與孫中山一起撤退,目標過大,增加危險。她十分堅定地對孫中山表示:“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
經宋慶齡再三婉求,他(孫中山)始允先行,他命令五十名衛隊全數留守府中”,並囑咐侍衛副官好好保護夫人,然後化裝成出診醫生的模樣,在秘書及參軍等人的護衛下撤離粵秀樓。孫中山一行幾經周折,登上軍艦,併發炮還擊叛軍。
宋慶齡在孫中山一行離開粵秀樓後,毅然命令衛隊將大樓裡的電燈全部開啟,造成總統仍在府內的假象,以吸引敵人火力,掩護孫中山撤退。凌晨,宋慶齡接受大家的勸告,在兩位衛士和中山先生的侍衛的掩護下,從炮火連天的粵秀樓撤退至總統府。堅持了半天后,總統府被攻破。宋慶齡幸而在眾人掩護下逃出。在炮火與亂兵中奔逃的宋慶齡感到體力實在不支,她甚至請求侍衛在她“熬不過”時,就“把我槍斃”,寧死也不落入叛軍手中。
幾經轉折,宋慶齡乘船抵達上海寓莫利愛路29號。
孫中山冒著酷暑,在廣州海面領導反叛鬥爭,但終因難以支援,不得不離開廣州經香港,抵達上海。他在途中表示對陳炯明反叛的鬥爭“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在與陳炯明叛亂的鬥爭中,宋慶齡孕育中的她與孫中山的孩子不幸流產夭折。孫中山深感宋慶齡無論在鬥爭中,還是生活中,都是他無可代替的助手和伴侶,他深情地題贈妻子“精誠無間同憂樂,篤愛有緣共死生”。
與蘇聯攜手
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和他的身心都受到極為沉重的打擊,孫中山陷入難以言狀的痛苦之中。這是因為“禍患生於肘腋,干戈起於肺腑”,暗箭來自於革命營壘。
此時,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和剛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向孫中山伸出了真誠的援助之手,使孫中山感覺到革命事業又有了“大希望”。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他很快振作起來,宋慶齡的安慰、體貼、患難與共、勇於犧牲的精神鼓舞他愈挫愈奮。
在促成孫中山作出與蘇維埃國家結成聯盟的決策過程中,宋慶齡無論在思想領域或者實際工作方面,都曾經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她承擔了大部分致蘇俄函電的起草;儘量多地蒐集有關蘇俄的一切資料;陪同孫中山多次會見蘇俄和共產國際的代表,並且在事前為這些有重要意義的晤談進行準備。
透過反覆的思考與討論,孫中山堅定了與蘇俄聯盟的決心。在經過多次的會談後,1923年1月,發表了共同宣言。宣言中稱“中國當得俄國國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賴也”。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檔案第一次以平等互助的精神規劃了中蘇兩國的關係,表明孫中山的“聯俄”政策已經形成。
知識點:禍患生於肘腋,干戈起於肺腑
意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與成語“禍起蕭牆”同意。蕭牆:指的是古代的一種擺在室內的傢俱——屏風。
第二章 革命之路(6)
丈夫去世
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和幫助下,組建革命軍隊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1924年6月16日,革命武裝的搖籃———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黃埔開學,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出席了開學典禮。不少國民黨人和共產黨人在軍校擔任政治與教育工作。在兩年多時間內,軍校培養了近5000名軍政幹部。黃埔建軍,使從事革命近40年的孫中山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革命軍隊。
1924年秋,南方的革命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