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頁)
���
好象年少時經常翻閱的雜誌有類似“藝海拾貝”,突然想起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對貝殼的印象,我覺得自己像個星探,貝殼,正是我在兩年前放眼中國濱海開始進行中國遊艇經濟初始思考之時在漫長的中國海岸線摸索之時,或偶然或必然打撈到撿拾起的一隻閃著光亮的珠寶,沒想到這顆珠寶的思想深處還散發著那麼至率至真的光輝。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好就完成了歷史使命……”
止於至善,廈門大學銘刻於湖邊頑石之上的校訓這樣說。
張聞素20061227北京 txt小說上傳分享
廈門的國際馬拉松
昂首闊步健步如飛跑步進行時的運動員雕塑在環島路上櫛次鱗比,廈門的環島路,又稱為國際馬拉松路。
在碧海藍天下,在波峰浪谷邊,在椰風芭雨中,在青草綠茵上,在鳳凰木和相思的林蔭裡,馬拉松式的賽跑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開始了,一跑就是三年,跑著,跑著,廈門,便成了一座美麗浪漫的以奔跑著稱的國際化都市。
不知何時,不知何故,廈門便成為國際馬拉松於中國的主辦城市。
自首次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年,在這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在摸索中成長、壯大,與北京國際馬拉松賽成“一南一北、春秋交替”之勢,成為國內一流的馬拉松賽事。國際馬拉松賽在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上午八時舉行,是廈門有史以來關注度最高的體育賽事。因為廈門地處亞熱帶,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攝氏20度,空氣質量優良,近五年來三月份的氣溫都在攝氏15…20度之間,而且風和日麗,非常適合舉辦春季馬拉松賽。該項國際賽事為廈門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著精美的燙金城市名片,是廈門與其它省市、世界交流的平臺,成為增進海峽兩岸交流往來的絕好媒介,為廈門這座外向型城市的對外開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精神內涵,央視和國內外30個電視媒體全程航拍直播向世界展示出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勃勃生機。
馬拉松已經成為廈門一年一度盛大的節日,每年的馬拉松賽都要吸引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萬名運動員參賽,其中不乏國際頂尖的專業選手,每年的馬拉松賽都得到數十萬熱情廈門市民的積極參與,他們都帶著快樂的心情在賽道沿線為運動員們加油,各項市民馬拉松、大學生馬拉松等配套賽也同時如火如荼的展開。廈門國際馬拉松賽道全長公里,堪稱世界上最美麗的賽道,它從金門島隔海相望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出發,沿途既有依山傍海、風景如畫的環島路,更有廈門二十名景中的八大景點綴其間,可盡覽廈門的天風海韻。
廈門的馬拉松路上,在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之處,矗立著巨大的牌照: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那對面正好是目前在臺灣管轄之下的金門島,據陪同的朋友說,在金門島上也矗立著類似的字元:三*義治理臺灣。哇,統一中國與馬拉松的概念在環島路上那麼偶然的結合在一起!
位於中國海岸線東南之濱的廈門,被譽為中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四季如春,即使在冬天也不溫不火,照樣的綠樹鮮花,依舊的和風細雨,音樂之島,海上花園,鋼琴之都,各種各樣的稱謂是世人為這所城市擁戴的美麗花冠。
得天獨厚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讓這座造化鍾神秀的城市更加錦上添花、鑲金綴玉。
“永不止步”,是人們對廈門環島路上九十九座馬拉松雕塑的命名與定義,據說,國際奧委會總部的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已永久收藏其中兩座。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張聞素20061228北京
文武之道
一張一弛。
每個人都忙得跟國務院總理似的,每個人都象個外交官和社會活動家般的到處參會趕場,大家都說累得痛不欲生死去活來,張馳有道,恐怕在京工作的人們越來越難以做到了,大家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這是在歲末年初與新朋老友溝通籲寒問暖之時幾乎不約而同的眾口一詞。
也難怪,哈哈,在北京這個政治氣息相之於其它城市特別濃郁的環境裡,連計程車司機都個個象國家元首似的關注著操心著方針大政和國計民生,尤其是面臨外省來客時,更何況那些企業家、那些公司職員、那些政府公務員?更何況動不動就操盤著國家級世界級專案一族?大家寫不完的字,談不完的判,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跑不完的路,趕不完的場,賺不完的錢……無休無止。所以,他們停不下來腳步,彷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