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頁)
砂梅樁壺以358。4萬元成交,再度重新整理了成交記錄。而紫砂壺是紫砂器裡的王者,以陳鳴遠在紫砂界裡的地位,有一定的機率重新整理紫砂壺的新記錄。”
大志繼續吞口水。
周遊可不想大志被掌握主動,半是提醒半是解說道:“歲寒三友就是指松、竹、梅,而這隻壺也可以叫束柴三友壺,意指寒冬臘月,獨近自然之精神。”
被周遊這麼一說,大志倒是恢復了鎮靜。
李老也跟著讚歎道:“壺身仿似松、竹、梅三樹段束於一體,松段的松鱗和松針,梅段的杆枝和花卉,以及竹段的竹節和竹葉,盡皆刻劃得仔仔細細的,整體自然夾置,於繁複中見規整條理。壺把狀若虯屈的松枝,壺流有如橫生的梅枝,蓋紐又巧塑成一段竹節,更為絕妙的是在樹幹小洞中還塑有兩隻活靈活現的小松鼠。全器渾若天成,成為絕妙名壺。”
成老也讚歎道:“此器找不到絲毫的破綻,特別是其中將松之堅、竹之虛、梅之貞等等象徵文士情操的精神刻畫得淋漓盡致。此壺的文化品質之高,當屬絕品,怎麼可能仿照得出呢。”
徐老也找不到評價,只能深深地點頭。
李老也是乾脆,站起來恭喜道:“恭喜這位藏友,這隻歲寒三友壺入選雜項組的預選珍品行列。”
“多謝!”
大志知道自己的戲還得繼續演下去,所以表現得有點平淡。
看到大志很是配合地沒辯駁,甚至連最基本的激動也沒有,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紛紛對周遊加以讚賞,畢竟他的提點給了大家發揮的餘地。只可惜當下一位藏友出現後,他們的神經又繃緊了。
“朱碧山槎形杯!”
徐老和成老看得直吞口水。
槎,是用竹木編成的筏,古代神話中往來天上的木筏稱為星槎。因此,把酒杯做成槎的形狀,是與神話傳說相關的。而說起我國古代的酒具,不能不提及元代嘉善的朱碧山及其製作的銀槎杯。
“這下麻煩了。”
李老的信心最是不足,看到聞名遐邇的稀世珍寶不免有些膽怯。
周遊倒沒注意槎形杯,而是在看來持有人。這位拿著槎形杯的藏友年紀並不高,大約是四十來歲,乍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但是頭髮有點短,而且眼鏡似乎是平視鏡,估計是拿來裝點門面的;最問題的是這位藏友在踏進來的那一剎那出現一絲驚惶和不安,但馬上就被壓制下去,顯得有點鬼祟。
單單這個開頭就給周遊留下負面影響。
這樣的鑑定技巧可不是學來的,而是周遊自己領悟過來。在某些陌生的領域,與其看東西還不如看人,這樣來得更直接,更乾脆。
“諸位專家好!”
平視鏡男子姿態很是謙遜,將槎形杯放到長桌上就退了開去。
成老問道:“這位藏友,不知這隻槎形杯是怎麼得來的呢?”
平視鏡男子回道:“是祖上傳下來的。我的祖上曾當過清朝的大官,家裡還有一些有趣的老物件。”
諸位鑑定專家聽得直點頭。
李老問道:“這位藏友,你可知道這槎形杯的作者嗎?”
平視鏡男子答得異常乾脆,回道:“自然知道,是朱碧山的傑作嘛。”
李老再問:“相信你也知道朱碧山槎形杯的價值了?”
平視鏡男子點著頭回道:“嗯,曾經有位做房地產的大老闆用三百萬跟我收購,但我沒賣,覺得朱碧山的傑作不止如此。”
把玩完畢的徐老微笑著點頭:“如果這東西是真的,三百萬元就想買過去簡直就是笑話,後邊加個零還差不多。”
朱碧山,中國元代金銀器雕刻鑄造工藝家。以雕制銀器取勝,以善制槎杯聞名,為一時冠絕,當時達官名流都以能得到他的作品為榮。
然而流傳至今,朱碧山的作品僅槎杯一種,被稱為“朱碧山銀槎”在世界範圍內,已知存世作品僅有4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從某種意義上講,朱碧山的作品代表了元代工藝裝飾雕塑和小型玩賞性雕塑的成就與藝術特色。
可以說,若是這隻朱碧山槎形杯是真的,那麼其價值絕對不在歲寒三友壺之下。畢竟陳鳴遠的紫砂壺雖然傳世少,但也不像朱碧山的傳世作品少得如此可憐。
成老則是為難道:“神態可掬、形象生動,槎杯的腹底和口底均刻有詩句,與傳言中的一致。”
李老也開始評價:“槎身雕刻檜柏的紋理,如老樹杈枒屈曲。這樣的造詣已達到巧奪天工、出神入化之境,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