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沒有看落款,率先評價道:“不錯,應該是畢加索早期作品,充滿了早熟的憂鬱。”
周遊這樣的方式有助於鍛鍊自己的眼力。
只不過這樣說出來的話是有影響的,因為說錯了就等於在貶低自己的判斷力和威望,也只有最親近的人才不會介意。很顯然,白老師把大家看成了自己人了。
許老讚歎道:“也許是對人世無常的敏感與早熟,加上家境不佳,畢加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的憂鬱,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當初我在澳門一位葡萄牙人家裡看到這幅畫,以為是錯覺,但經過我的反覆確認,還是判定這幅沒有落款的抽象畫是畢加索的早期作品。”
“沒落款?”
白老師仔細檢查了一通,還真沒任何的落款。
王浩讚歎道:“白老師以前還說自己對外國畫沒研究,而現在不僅能一眼看出畫作的作者,甚至還能看出畫作的大概創作年代,看來白老師也是謙虛之人啊。”
白老師卻苦笑道:“我可以不認識其他的畫家,但敢不認識畢加索的作品嗎?他不僅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更是一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這樣的人物,這麼多的傑作,試問我怎麼可能不研究一下的呢。”
王浩點了點頭。
周遊也略微做了一點評價,說:“此畫的線條優美,用色豐富,在畫工上已是相當的成熟。雖然是早期作品,但小子讀出了一種憤怒的味道,一種對血腥、暴力的憎惡,應該是畢加索移居巴塞羅那時的作品。”
鼓掌聲起。
許老鼓掌,白老師也鼓掌,王浩也跟著莫名其妙地鼓起掌來。
許老和白老師都給了讚許的眼神,似乎周遊的分析很對他們的胃口。而王浩則是附和性的鼓掌,倒不是他真對鑑賞能力有所提升了。
白老師讚歎道:“我記得畢加索一幅名叫《親抱著小孩》的早期作品曾以約2500萬美元拍賣出去。而以這幅畫的敏感時代,相信能拍到相當的價格,甚至更高的價格也有可能。”
王浩驚呼道:“2500萬美元!那不就是破億了!”
許老差點又想給王浩一巴掌。
周遊這一次沒有虛偽,直接嘆息道:“價值2500萬美元的藝術品,在國內絕對屬於最頂尖的那個層次了,即使那些孤器級別的絕頂國寶也不過如此。若是一間普通博物館能有這麼一幅傑作坐鎮,恐怕能瞬間名揚海內外。”
連周遊也都如此,許老還能說什麼呢。
“雕像?”
白老師點頭之時,發現擺放在瓷器與雕像之間的一間東西,登時亮了起來。能讓見閱廣博的白老師如此驚訝,自然非比尋常。
王浩順著白老師的眼睛看過去,馬上驚撥出來:“銅胎掐絲琺琅瓷像!”
瓷畫素來就不是一門高技術活,不僅考究燒瓷的工藝,還有對雕塑藝術有相當的功底,簡單點說就是專技性強,熟練難度極大。在這個領域裡,越是手工,製作越是長久,但同時也越是有價值。
在全球各地的拍賣行情裡,瓷畫素來就比普通的瓷器要高階。
周遊也驚愕了起來:“那不是普通的瓷像,是罕見的胡人瓷像。”
許老點著頭說:“這對銅胎掐絲琺琅胡人像是我親自在港島拍回來的,當時用了近千萬港元。雖然我不贊同用高價將國寶拍回來,但這對胡人像的意義非常,我不得不出手。”
白老師拿起一隻胡人像,點著頭附和道:“嗯,的確是要出手。這對胡人像的造型活靈活現,無論是線條還是釉色,又或則是人物的傳神都無懈可擊,更體現了當初與外族貿易的往來,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最重要的是還能湊成一對,相互映輝,其價值絕對不止千萬之數。”
周遊也評價道:“這樣的瓷器雖然稱不上孤器,但我相信存世絕對稀少。”
許老微笑著解釋道:“你們也不用過渡猜測了,雖然我以近千萬港元拍下來,但我相信現在還是能賺上不少的。剛才的唏噓,只不過是對國寶的外流,又要以這樣的方式拿回來有點感傷罷了,無關緊要的。”
白老師和周遊皆苦笑不已。
他們估計許老拍下這對銅胎掐絲琺琅胡人像有一定的年頭,而當時不少盜墓賊都把盜出來的文物千方百計地販賣到相對發達的臺島、港島、澳門等地,變相地造成國寶的流失。
而許老估計是想到這點,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