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英里)和鐵路區(108 平方英里)。日本在滿洲的勢
力範圍在 1907 年被法國所預設(日本則相應地承認法國的勢力範圍),在
1908 年被美國的羅脫-高平協定所預設,還被俄國所預設(如上述)。透過
日本強迫袁世凱的政府在 1915 年接受的二十一條要求中的第二部分,日本在
滿洲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了:遼東的租借期和南滿鐵路的特權延長到 99 年;開
放全部南滿供日本國民居住、經商和從事製造業;向日本國民增加採礦區;
許諾在將來優先向日本資本家借款,在僱用南滿和內蒙東部的政治、軍事和
警察顧問時,優先錄用日本國民。
關東租借地成了孤立於中國大陸的日本社會和文化區。日文出版物、色
彩豔麗的和服、神道的節日和用作官方通貨的日元鈔票成了殖民地及其主要
城市大連的生活的一部分。南滿鐵路的幹線從關東往北,透過南滿的經濟中
心區直達長春,行程 483 英里。它有幾條支線,一條直達營口港,一條從沈
陽通往朝鮮邊境的安東,一條在大連和旅順之間。在南滿鐵路沿線的城市和
在鐵路區沿線的兩側,日本不顧中國的抗議,行使事實上的政治管轄。關東
總督府與南滿鐵路公司關係密切:大部分公司股份掌握在日本政府手中,公
司也由關東總督監督。日本駐滿洲的幾名領事由公司指派,許多人同時在總
督府擔任秘書。除了幾條鐵路外,南滿鐵路公司還經營撫順(瀋陽附近)和
煙臺(遼陽①附近)的煤礦、輪船業及貨棧,並在鐵路區內維持學校、醫院、
試驗農場、公用事業和“鐵路衛隊”。
① 見 B。A。羅曼諾夫:《俄國在滿洲(1892—1906 年)》。
① 原文如此——譯者。
但是在 1931 年前,滿洲的日本政治權力被限制在租借地和鐵路區內。由
於日本人佔優勢的經濟地位可以把奉天省主要城市的貨物彙集在南滿鐵路,
運往大連和旅順港,再從那裡用日本輪船運至天津、上海、橫濱和大坂,所
以他們有過高地估計自己對滿洲的軍閥統治者張作霖的影響的傾向。北京政
府的權力在張作霖的轄地內是很小的,但張同樣善於有效地限制日本人,視
情況需要或是不理他們,或是與他們妥協,但是成功地利用競爭的日本利益
集團的互相傾軋,可靠地維持一箇中國半獨立的政體。②
從 1914 年 11 月,直到 1922 年 2 月透過簽訂與華盛頓會議有關的中日山
東協定把山東歸還中國為止,日本佔領了原來德國的膠州租借地;不顧中國
的強烈抗議,日本進而控制山東的鐵路和礦藏,其目的大概是要把那裡的鐵
路與滿洲的鐵路聯絡起來,從而統治華北。在 1897 至 1914 年期間,德國曾
經把它的租借地當作海軍部管轄下的一塊殖民地來治理,並且試圖利用它的
鐵路和採礦特許權把它的勢力擴大到山東全省。1913 年擁有 55000 名中國
人、5000 名歐洲人和日本人的青島(膠州租借地的總人口約 20 萬),在外
國人中以“遠東的布賴頓”著稱。它的氣候以及黃海海邊長達一英里多的外
灣(維多利亞灣)優美的東海灘,使它成為一個避暑勝地。青島海濱飯店能
容納 500 名賓客,與賽馬場一起位於海灘附近。青島這座“歐洲城鎮”,在
伸向海灣的南面斜坡成長起來,它有對稱的佈局,有先用煤氣燈然後用電燈
照明和兩旁有人行道和大樹的經過鋪築的道路,還有富有德國居民的別墅和
花園。中國的僕人住在主要建築物後面的“苦力小屋”中。大部分中國人住
在“華人城鎮”,由於折除和遷移了引起不便的鄰近中國村,華人城鎮實際
上已與歐洲居民區隔開。青島被髮展成第一流的港口,市政當局經管現代的
供水和汙水處理體系、有效率的醫院和一所德國初級中學,1909 年作為德國
政府和中國官員共同努力的成果,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