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4 頁)
作,武漢政權正在想盡各種辦法鼓勵中外工商界。糾察隊是否應放下武器,
作為對國民黨的讓步?他們是否應渡江到武昌,參加張發奎的部隊?6 月 28
日,即大會的最後一天,政治局顯然在鮑羅廷家裡聚會,決定進一步後退:
糾察隊將自動解除武裝。那天晚上(或是出於巧合,或是在取得默契以後),
守衛漢口的軍警佔領了全國總工會和湖北省工會的總部,糾察隊交出步槍,
脫下他們的標記和制服。可是在第二天,辦公地點還給了工會,並作了挽回
面子的道歉,糾察隊重新出現,但人數較少,又無武器。那天晚上,大會的
代表在聯歡會上招待士兵。汪精衛下令不準損害工會。②
要求兩黨決裂的壓力不斷增強。唐生智 6 月 26 日從長沙發出的電報,把
湖南的混亂歸咎於那些領導農民運動的人,電報在 6 月 29 日公佈。同日,第
35 軍軍長何鍵將軍發表宣言,要求國民黨驅逐黨內的共產黨員。他威脅要逮
捕他計程車兵能抓到的任何共產黨員。面臨這一威脅,共產黨領導集團決定把
黨部搬到江對面的武昌,再在那裡舉行一次中央委員會擴大的全體會議,以
確定一條政策路線。6 月 30 日首先在鮑羅廷家中舉行會議,政治局委員和兩
名新來的共產國際代表參加。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以後,會議參加者接受了一
系列其後在 7 月 1 日被中央委員會透過的決議。這些決議標誌著共產黨為了
與左派國民黨保持工作關係而作的最後讓步。這個無產者的政黨決定,工人
和農民運動應接受國民黨有關部門的命令,並接受它們的監督,不過國民黨
及其政府必須保護他們的組織;工農武裝部隊應接受政府的監督和訓練,而
在武漢的那些仍有武裝的糾察隊應減少人數或編入軍隊;工人及其糾察隊不
得行使諸如逮捕和審訊的司法權,如無國民黨黨部或政府的同意,也不得在
街上和市場巡邏。共產黨領導集團很快因遷就法律和秩序的要求而嚴厲地責
備自己。另一個決議是處理在國民政府或地方政府機構中工作的共產黨員的
問題。他們應作為國民黨員而不是作為共產黨員進行工作,為了避免衝突,
他們可以請假。①
6 月份的最後幾天,俄國的軍事顧問和鮑羅廷的參謀人員開始離開,這
些人在幫助國民黨革命時曾用盡才能,耗盡精力,而現在,俄國的援助快要
終止了。在 7 月初期訪問鮑羅廷的記者們發現他在患病,並且很消沉,但是
他決心儘可能久地留下。他的妻子在北京的監獄中,她是在 2 月 28 日乘俄輪
巴米亞列寧娜號前往漢口時被魯軍捕獲的。他在離開前必須先安排釋放他夫
② 《從容共到清黨》,第 731 頁,有蔡和森後來對政治局緊急會議的報道;又見張國燾:《中國共產黨的
崛起》,第 649 頁。蔣永敬:《鮑羅廷》,第 397 頁,有汪精衛對突然搜查的描述;美國國務院 893。00/9159,
電報,漢口,羅赫德致國務卿,6 月 29 日,描述了佔領的情況。斯特朗小姐觀察了把全國總工會總部還給
蘇兆徵的情況,並譏諷地描述了聯歡會。她的報道是在莫斯科寫的。見《中國大眾》,第 87—88 頁。顯然
是漢口駐軍司令李品仙下令進行這次突然搜查。
① 何鍵的宣言載《國聞週報》,4。29(1927 年 7 月 21 日),該週報轉載了八篇關於兩黨分裂的重要的武漢
檔案。這些檔案連續刊登在以後的幾期上。蔣永敬:《鮑羅廷》,第 399 頁引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
員書》11 項決議中的 4 項。郭華倫:《中共史論》,第 259—260 頁,列了同一材料的 7 項決議。
人的事情,而日本顯然願意充當斡旋人。7 月 12 日凌晨,一名中國法官駁回
了對她和在巴米亞列寧娜號上被捕的其他俄國人的指控。法官然後失蹤,只
是後來才在日本露面,幾名原來的俄國在押犯滿心高興地離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