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聲追問,方才得知底細,無不對曹操的勇敢精神感到驚異。
總的說來,曹操少年時代即已顯示出詭譎奸詐的性格,同時也顯示出了果決不怕死的精神。詭譎奸詐,遊蕩無度,自不免有闖禍的時候。他甚至還觸犯過刑律,被縣官追究,準備以重罪懲處。但縣官還不知道禍是曹操闖的,曹操的夥伴夏侯淵便鑽了這個空子,出面替曹操承擔了罪責。事後,曹操又設法將夏侯淵營救了出來,雙雙逃脫了懲罰。
曹操不務正業,不注重品德操行的修養和經典的學習,因此在當時不被一般人看重,覺得他不過是一個頑皮的沒有多大出息的孩子。但也有些人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來必成大器,並對此大加褒肯。
汝南王俊,字子文,年輕時得到過著名黨人範滂等的賞識。曹操特別喜歡王俊,王俊也稱讚曹操有治世的才能。袁紹、袁術的母親去世後,歸葬汝南,有三萬人參加了弔唁活動,曹操、王俊也參加了。曹操看了袁紹兄弟在治喪活動中的表現,十分不滿,悄悄對王俊說:
“天下就要大亂,大亂的罪魁禍首肯定是袁紹兄弟二人。想要安定天下,為百姓解除痛苦,首先應當除掉這兩個人。”
王俊表示贊同曹操的看法,並進一步對曹操說:
“能夠安定天下的人,除了您還有誰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少年行止(6)
曹操聽了,十分得意,看著王俊,兩人不禁相視大笑。
南陽何顒,字伯求,年輕時遊學洛陽,與郭泰、賈彪等人交好,顯名太學,著名黨人陳蕃、李膺等都與之深相結納。黨錮事起,何顒也在被捕之列,於是變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來。大約就在這時,何顒見到了曹操,不禁感嘆道:“漢家就要滅亡,能夠安定天下的,必定是這個人了。”曹操聽了,非常感激。
潁川李瓚,為李膺之子,曾做過東平相。李瓚十分讚賞曹操的才能,臨終時對兒子李宣等說:“國家即將大亂,天下英雄沒有一個人是能夠超過曹操的。張孟卓(張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紹)是你們的外親,雖然如此,今後你們也不要去投靠他們,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幾個兒子照此辦理,後來都在亂世中保全了性命。
漢代取士用人,主要來自公府的徵辟和地方的察舉。其取用的標準,主要是依據地方上的評議亦即所謂清議,實際上就是一種輿論方面的鑑定。經過輿論的鑑定得到稱譽計程車人,才有可能成為徵辟察舉的物件。輿論的鑑定往往採用“風謠”和“題目”的形式。“風謠”有七字一句的,如“五經無雙許叔重”(評許慎)、“關西夫子楊伯起”(評楊震)。有四言兩句的,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評黃香)、“賈氏三虎,偉節最怒”(評賈彪)。“題目”主要稱述人物的品德、識度、才能等,如李膺評論荀淑、鍾皓:“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郭泰評論王允:“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由於品評人物的風氣很盛,有些人就成了清議權威,鑑定人才的專家,被目為天下名士,他們對人物的褒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地方上的輿論,因而影響到士人的仕途進退。士子們為了取得清議的讚譽,就不能不進行廣泛的社交活動,尋師訪友,以展示並提高自己的才學和聲名,博取人們的注意和好感。特別注意博取清議權威的讚譽,以致有些清議權威終日賓客盈門,甚至還出現了求名者不遠千里而至的情況。曹操對於這種形勢,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因此他除了廣交朋友,從他們那裡獲取讚譽外,還特別注意結交名士,竭力爭取他們的支援。他所結交的名士,除前面提到的何顆等人外,還有橋玄、許劭等。
橋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歷任縣功曹、國相、太守、司徒長史、將作大匠、少府、大鴻臚、司空、司徒、尚書令等職。光和元年(178),升任太尉。以剛毅果斷著稱,敢於打擊豪強貪官。自己則廉潔自守,雖身居要職,子弟宗親卻沒有一個憑藉關係做上大官的。家貧乏產業,去世後,竟難以殯葬,當時的人們為此將他稱為名臣。橋玄謙恭下士,善於觀察和品評人物,在清議界也享有很高的聲望。曹操慕名前往,橋玄與之接談後,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說:
“現在天下將要變亂,不是經邦濟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來的。能夠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
停了一下,又說:
“我見過的天下名士多了,沒有一個是象你這樣的。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經老了,願意把妻子兒女託付給你。”
曹操聽了,非常感激,把這位老前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