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是益州北部的一個郡,漢水從西向東流過境內,在群山環抱中形成一個盆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四周地勢險要,當時被張魯以漢寧太守的名義佔據著。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其祖父張陵,漢末流寓蜀中,在鴻鵠山中學道,創立了一種原始道教,因信教的人每人要出五斗米作為活動經費,故稱為“五斗米道”。張陵死後,張魯的父親張衡繼續傳道。張衡死,張魯又接下了其父的衣缽。張魯母親有姿色,常來往於益州牧劉焉家中,劉焉為擴充套件個人勢力,便讓張魯擔任督義司馬,同別部司馬張修一起率兵攻打漢中太守張固。張魯乘機襲殺了張修,吞併了他的部眾。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繼任益州牧,因張魯不肯歸附,將其母親和全家殺死,從此兩家成為仇敵。劉璋多次對漢中用兵,都被張魯打敗。張魯佔據漢中,用五斗米道的教義教化百姓,自稱“師君”,初來學道的人叫“鬼卒”,通道較深的人叫“祭酒”,以祭酒統率部眾,統率部眾多的人叫“治頭大祭酒”,就這樣在漢中割據稱雄了將近三十年。東漢朝廷無力將其征服,只得任命張魯為鎮民中郎將,兼任漢寧郡太守,承認了他的存在。
益州地域廣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之稱。統治益州的劉璋,祖籍江夏竟陵,同當地土著地主集團有著深刻的矛盾。加之北面又有張魯的威脅,政權井不穩固。把益州、漢中併入自己的版圖,這是曹操、孫權和劉備共有的打算。赤壁戰後,曹操敗回北方,已不具備攻佔荊州時溯江西上、襲取益州的條件,劉璋因而消除了對他的恐懼。加之赤壁戰前張松到荊州求見曹操,未被禮遇,而見劉備時卻受到熱情接待,因此回益州後便極力慫恿劉璋同劉備結好,這樣劉璋便斷絕了同曹操的關係,曹操也暫時放棄了奪取益州的打算。孫權、劉備則相反,他們由於奪取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實力和影響大為增強,又具備溯江西上的條件,因此迫不及待地要把進取益州的事情提上日程。建安十五年(210),周瑜從江陵專程到京口見孫權,說:
“現在曹操剛剛打過敗仗,正擔心自己內部發生變亂,因此不可能再來同將軍對壘爭戰。將軍不防乘此機會讓我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去攻打益州,攻下益州後,再吞併張魯,然後留下孫瑜駐守,我回來同將軍攻打襄陽,進攻曹操,這樣拿下北方就有希望了。”
孫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即表示同意。但劉備這時做著荊州牧,佔據著荊州的大片地方,要西進伐蜀不可能繞開劉備。孫權為此特地派了使者去見劉備,對他說:
“張魯佔據巴漢,替曹操充當耳目,並想進取益州。劉璋缺乏威信,不能自守,如果曹操佔領了蜀地,那荊州就危險了。我們打算前去攻打劉璋,打下劉璋後,再進討張魯,這樣就可以把關、楚之地聯成一片,到時即使有十個曹操,我們也不用害怕了。”
劉備打算自己獨取益州,不同意孫權這麼幹,因此推託說:
“益州民眾富強,地勢險阻,劉璋雖然闇弱,但也足可自守。張魯為人虛偽,未必就真對曹操那麼忠心。現在遠征蜀、漢,轉運萬里,想要取勝恐怕就是吳起、孫武也做不到。曹操雖有無君之心,但有奉主之名,現在有人以為曹操赤壁戰敗,就再也沒有徵討遠方的打算了,這是錯的。曹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正打算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哪裡會等著老死呢?我們盟友之間如果無緣無故地自相攻伐,就會讓曹操有隙可乘,這不是一個長遠的辦法。”劉備像
這番話雖是託辭,倒也並非全無道理。但孫權哪裡聽得進去,徑自下達了準備伐蜀的命令。劉備見孫權一意孤行,不禁著起急來,激動地對周瑜說:
“你要想去攻蜀,我就要披髮入山去當隱士,以表示我不失信於天下!”同時,又派關羽、張飛等人沿江駐守,不讓孫權軍隊透過。孫權見劉備態度強硬,加之不久周瑜病死,此事只得作罷。
第十六章爭奪漢中(2)
再說劉璋聽從張松勸告,斷絕同曹操的關係後,又派同張松頗有交情的法正去見劉備,企圖藉此加強同劉備的聯絡,法正同樣得到了劉備的熱情接待。法正回益州後,在張松面前盛讚劉備,兩人於是秘密商議,要一起擁戴劉備。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在進擊馬超、韓遂前揚言要進攻張魯,劉璋十分恐懼。張松乘機勸劉璋請劉備入蜀擊張魯,說如果擊破了張魯,益州就會更加強大,那時即使曹操再來也無能為力了。劉璋認為有道理,於是派法正率兵四千去迎劉備。主簿黃權諫阻,劉璋不僅不聽,還把他調出成都去做了廣漢長。從事王累把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