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聽聽。”他從包中取出一紙公文,把中日的兵力、裝備情況逐項念給人們聽,他最後的結論是若中日開戰,中國必敗。
馮玉祥站起來對何應欽怒目而視:“軍政部長的論調如此悲觀,叫你的部下如何打仗?”
宋子文也走過來說:“敬之兄,依你的看法,中日交戰,中國必敗,是嗎?”
“是的,不是必敗,而是速敗!”
“你認為中國方面能堅持多長時間?”
“多則一月,少則10天。”
馮玉祥拍著桌子:“聽聽,說這是啥話!”
白崇禧說:“敬之兄,你也太小視中國人了。”
何應欽也不示弱,他在室內踱著步子,搖頭晃腦地說:“此乃國父之言,難道孫總理的話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糊塗,糊塗!”蔣介石也生氣地說,“國父的話是十幾年前說的,今日中國的國力、軍力怎能同那個時代相比?中日之戰前景固然艱難,也不至於十天半月就會亡國。”
在公眾場合,何應欽最怕蔣氏的批評,他自認為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員,怎能受此屈辱,心裡惱火,又不便發作。
(3)虎將怒闖美齡宮
正在此時大門*,衛立煌風風火火闖了進來。何應欽見到衛立煌,便把火氣發在他的身上。他大聲吼著:“衛俊如你好大膽,這是你來的地方嗎?”
誰知道衛立煌不買他的賬,也出言不遜地說:“這是委座的別墅,我是委座的部屬,怎麼不能來?”
見部下竟敢頂嘴,氣得何應欽臉色發白。他抖著嘴唇說:“放肆,這兒是中常委會的會址你知道嗎?”
衛立煌微微一笑:“若說放肆,職下不得不放肆一次,日軍進逼,華北危急,俊如請纓上陣,誓與倭寇決一死戰!”
蔣介石見二人爭得不可開交,忙說:“今天正在開會,俊如先回去,散會之後,我還要單獨召見你。”
衛立煌說聲“是”,行禮之後,退出會議室。
在國民黨的部隊裡,等級制度十分森嚴,衛立煌怎麼敢頂撞這位上司?這裡還有一段因由。北伐時,在龍潭戰役中,衛立煌的14師連續擊敗了孫傳芳6個師的進攻,奪得首功。而何應欽在擴編部隊時讓劉峙當第一軍軍長,顧祝同擔任第9軍軍長。衛立煌升任第9軍副軍長。衛立煌一氣之下拒不上任,跑到上海休假,藉以消極。何應欽自覺不妥,到上海造訪衛立煌。何應欽在客廳久候,衛立煌在內室關照副官推說人不在。衛的話何在客廳聽得清清楚楚,於是何應欽留下東路軍總司令的名片,含恨而去。從此之後,何、衛結怨。
陳布雷走近蔣介石說:“介公,下面如何進行?”
蔣介石揮揮手喪氣地說:“散會!”
陳布雷宣佈散會之後,蔣介石步入休息室,這時張群也跟了進來。蔣介石對張群說:“嶽軍兄,今日的會上,你怎麼一言不發?”
張群,字嶽軍,是政學系一派的領袖,早年留學日本,是蔣氏的智囊人物之一,現任中常委的秘書長。張群聽了蔣介石的問話,反客為主地說:“以介公的意見,戰與和孰利孰弊?”
蔣介石笑著說:“老滑頭,我想聽聽你的意見,你怎倒問起我來了?”
張群不得不說:“敬之兄的意見,對*一片赤忱,難能可貴。中日開戰,中國必敗。而煥章主戰亦有道理,且不說亂黨煽動,國民抗日呼聲日高,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就是這個道理。”
宋美齡聽了半天,也沒聽出個眉目來,便問:“依張先生之見,戰與和皆不可取,豈不是讓政府坐以待斃嗎?”
而蔣介石卻洞察出這個幕僚的思路,便對夫人說:“大令,讓嶽軍說下去。”
張群輕搖著摺扇說:“老子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戰與和並不一無可取,關鍵是將二者統一起來,趨於利,避其弊,轉化困境,變被動為主動……”
“請盡其詳。”蔣介石已悟出其中道理,迫不及待地問著。
“我認為,戰與和均不是目的,抗日圖存,重要是個‘存’字,以‘抗’來爭取時間,靜觀國際形勢的變化,最後就是這個‘存’字了。”
蔣介石越聽越有興趣,便催著說:“請嶽軍兄教我。”
張群得意地說:“賜教介公,嶽軍不敢,有四句話送你參考。”
“請講。”
張群收住摺扇,壓低聲音說:“和必亂,戰必敗,敗而後和,和而後安。”
蔣介石心裡一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