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天空大的是人的心胸。
十一
有人說,〃一旦我們不再耿耿於懷地對待自己的,就意味著我們不再懼怕它了。學會嘲笑自己很重要。〃
十二
種子在生長時,首先發展莖、葉、花,然後是果實。
在信仰上發展美德,在美德上發展知識,在知識上發展節制,在節制上發展忍耐,在忍耐上發展敬虔,在敬虔上發展弟兄相愛,在弟兄相愛上發展愛。
在知識之後,我們必須發展節制。
節制就是約束。節制是對自己,而忍耐是對情況和環境。
對自己我們需要節制,對環境我們需要忍耐。
對神我們需要敬虔,對兄弟我們需要愛,對最高的需要我們需要愛,高貴的愛。
信是種子,愛是收成。從信到愛,乃是藉著生命長大的必然過程。
十三
對於犯人,自由行動就是幸福;
對於窮人,吃飽喝足就是滿足;
對於病人,身體健康就是財富。
對於孤獨的人,與他人交談,和別人分享生命就是快樂。
對於眾叛親離的人來說,聽到愛和寬恕的話語就是痛苦。
第三十五章 成功感悟之五
一
成功者知道都自己是誰,他們頭腦冷靜,態度明朗。他們相信什麼、深知他們在現有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無限的個人潛能。
他們擁有對美好的計劃和目標,這些東西幫助他們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力。
成功者對人對己都很誠實。自我認同也是他們真實的一個方面。
發掘自己的潛能可能是人生最大的勝利之一。
沒有誰能夠輕鬆享受到成功的特權。
成功者也像所有的家庭一樣,在苦苦掙扎中尋求付出與收穫的平衡。
成功者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自己的真正身份,發掘自己內在的獨特潛能。
二
有些靈感是獨處的時候才有的。畫家獨處的時候才能潑墨,音樂家獨處的時候才能作曲,詩人獨處的時候才能賦詩,聖徒獨處的時候才能祈禱。而芸芸眾生需要透過獨處才能發現真正的自己。
三
自我認同的心理素質,可以讓我們知道自身所擁有獲勝的潛力。
這種巨大的、源源不斷的潛力和素質,我們無須去別處尋找,它就潛伏於每個人自身。
關鍵是怎樣去找到它、開發它、利用它。
我們應該讓自己獲得最好的感覺,這樣就能將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直到獲得成功。
四
一個作家是這樣袒露內心的真跡:我的內心深處沒有矯揉造作,沒有沾沾自喜。我的內心深處棲居著迷茫、恐懼而孤獨的真我。
但是我把這些都藏了起來,不想讓任何人知道。
我害怕想到自己的弱點,害怕別人知道這些。
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喜歡戴著老於世故的面具,然後藏在後面,以免被睿智的眼光發現,它們幫我掩飾,幫我遮蔽。
不過,如果隨之而來的是認同和真愛,這種目光實際上正是我惟一的救命稻草。
五
對許多人來說,對未知領域的恐懼,是對你夢想最恐怖、最致命的傷害。
猶疑不前、優柔寡斷,思前想後,畏頭縮腦,都是因未知所產生恐懼的典型症狀
。要想驅散恐懼,要想闊步前進,最迅捷的方式是把未知變為可知,把陌生變為熟識。而這種能力的獲得,有賴於你平時對知識的積累、有賴於你對從事的工作所擁有的熱情和奔湧不止的原動力。
六
成功人士都會意識到生命中的所作所為是由自己的意願決定的。
我們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生存,是因為這樣的方式更能迎合我的愛好、更能發揮我的特長、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我們決定做去某件事情,是因為這樣做對我們真正在意的東西有好處,對我們自己有益,更是對社會有益。
七
凱瑟琳o赫本:〃我們總是去抱怨父母、姐妹、兄弟、學校和老師,你可以埋怨任何一個人,除了你自己。永遠都不是你的錯。但事實上,通常都是你的錯,因為如果你真正想改變,你是惟一能夠改變的人。就這麼簡單。〃
◇歡◇迎◇訪◇問◇。◇
第89節:第三十六章 成功感悟之六(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