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同時,國與國的政治制度、社會性質上的差異,對人生命運的導向與展開,有著深刻的影響。人們是生活於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生活於宗教性國家還是非宗教國家,是生存於真正尊重人權,維護人生的國家,還是生活於專制橫行、民無權益的國家,等等,都會以各種方式制約或促進人們命運的形成與變化。中國的普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透過多種努力而成為相當職級的官員或某一方面的行家裡手,可享有較高的政治與社會權益;美國的著名演員里根從演藝生涯到成為美國50屆總統等,較之某些強調貴族血統、實行世襲制度的國家,其人生命運的層次與趨向,亦會有較大的差別。
人生命運的基本特性不同國家所處狀態的影響
人們所生活的國家或地區,是處於戰爭、恐怖狀態,還是和平建設階段,對個人的命運態勢更是不可忽略。二戰後,雖然全球性的大規模戰爭沒有爆發,但因國家衝突、民族衝突、宗教爭端等引發的區域性戰爭或恐怖活動從沒間斷。尤其是地處中東地區,先後發生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長期紛爭,還有非洲一些國家不時爆發的國內戰爭,以及發生於這些地區乃至發達國家的恐怖活動,無時不給生活於其中的人以極大的人身威脅。大批平民百姓流離失所,難民有增無減。飢餓、疾病、無力正常生活伴隨著人們,而兒童的營養不濟,失學輟學更為普遍。當生活於和平國家的兒童的幸福歡樂地過〃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時候,處於戰爭或恐怖狀態下的兒童們,還在期盼獲得一點果腹之食物。
另一景象是,就連發達的美國、英國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由於恐怖活動的嚴重衝擊,使其整體環境發生了不安的變化。相當部分人因受到十分苛刻的安全監控、檢查或突發事件的發生的種種威脅等,其生活方式、生活質量乃至心身狀態都受到較大地制約或改變,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原先這些國家人民所享有的一些自由,其人生命運曲線的起伏波動程度與頻率,較之過去要大得多。
綜合地看,地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儘管不同的地域本身,並不完全決定對人生命運的影響與制約,但在某個地域上生成、演變的種種社會格局與重大事件,無不多方式、多渠道地作用於在此地域上生存與生活的人民。當因所處地域上居於不佳狀態及發生的種種不良事件,給人們以重大的衝擊時,人們只能因地而制宜,在適應與奮爭中,扭轉自己的命運;而當所處地域上形成、產生有利於人的生存與發展的良好條件時,人們在享受幸運之時,亦應借地而拓展自我的命運。
第四節職業性
第四章 人生命運的基本特性(6)
職業是人們生存與發展所依託的特定場所與平臺。人們生活的方式、工作的狀況、財富的增減、價值的實現,均在很大程度上與從事的職業密不可分。職業承載著大至國家政治格局、經濟趨勢、科技發展、文化教育水平與國際競爭狀態,小至市場的變化、行業的興衰、生活方式改變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與制約。職業的起伏變化狀況,必然影響依託職業而形成、改變及創造命運的人們。政治與社會領域中的職業影響
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及不同層次的當政者,從事的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進行社會制度的維護或變革的大事,參與處理、組織若干階級內部的鬥爭、國家之間的鬥爭及民族之間的衝突,實施諸###護政權與促進社會進步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等,必然涉及若干不同社會集團和社會勢力的利益,必然要進行復雜、曲折甚至是殘酷的爭鬥,而各項重大社會變革和重大改革的推動,必然會引起社會執行的震動甚至鉅變,身處其中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們,自然要受到其衝擊和制約,他們的人生命運歷程因此而帶有較大風險性、波折性及變化性。在人生命運曲線較大波動型所列舉的列寧、拿破崙、貝·布托、阿拉法特、鄧小平等中外著名政治家、領袖人物,還有本書要在後面論及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美國總統肯尼迪等,他們的命運都具有這〃三性〃的特徵。
當今世界各國的政治與社會活動家及官員們,可能較之劇烈社會變革時期的人生風險要小一些,但也時有發生,更多地表現為承受重大歷史使命的挑戰與壓力,以及承受攻擊、誹謗與下臺的威脅。如一些國家透過民選產生的總統、總理及相關閣員,其競選中要〃脫一層皮〃,備受煎熬,而即使是成功上臺者,在執政期間要有所作為,並保持連續性執政地位,又何其艱難。至於一些中小國家的透過政變而推翻原政府,其被推翻的總統、總理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