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改善與提升,人口死亡率從解放前33‰下降至千分之幾,〃正常〃的標準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1983年時,人均壽命男性歲,女性歲;1990年時,男性歲,女性歲;到了2000年,男性人均歲,女性人均歲。這些年,人均壽命又有了新的提升,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2006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顯示,中國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為74歲,人均壽命72歲,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比非洲26國的國民平均不到50歲高出許多。特別是北京地區人均壽命已達歲,達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水平。
在我國現階段,廣大農民、工人、知識分子與社會成員,儘管先天孕育狀態不同,生活的物質水平各有差異,但絕大多數人都具有生命成長和延續的必備條件(如食、穿、住、醫療、衛生等方面),並透過勞動和體格鍛鍊,增強了生命的活力,享有一般正常型生命曲線的特性。
當然,少數貧困的農村和城市人口的脫貧致富還有一個過程。但隨著政府扶貧力度的加大與多種幫促措施的落實,這些人的生活條件、醫療條件也將進一步改善,享有的生命質量和生命週期也會趨於社會平均水平。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人的生命曲線的構成與變化(2)
在分析正常型生命人群時,需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雖然大多數人的生命狀態均步入正常生命執行軌道之列,但由於現代社會發展的高速化、競爭化與多樣化,在生命所需的物質條件得到較大滿足時,導致生命形成〃非正常〃的因素的日趨增加。據海軍總醫院副院長馮理達及有關專家的調查分析,我國估計約有15%的健康人、15%的非健康人,及70%的則呈亞健康狀態的人,而高階知識分子、企業管理者的亞健康發生率則高達70%以上;衛生部對10城市上班族調查中發現,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佔48%,其中沿海高於內地城市,腦力勞動高於體力勞動,中年人高於青年人。
這些狀況表明,人的正常生命執行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人的生命也同其他社會事物一樣,舊的矛盾與不利因素解決了,而新的矛盾與不良影響又形成了。如何有效地消除生命執行中的非正常因素,特別是個體能自控的因素,使正常的生命執行得以保持與延長,是人們必須重視並著力的〃人生戰略〃之一(將在本書中另有探析)。
第二節超常理想型生命曲線
超常理想型生命曲線,是人們期望並祈求的人生景象,主要體現在少數人身上。
超常理想型生命曲線圖示
主要特徵
……除了具有一般正常型的生命曲線特徵以外,此類生命曲線最突出的特點是,人的生命週期較一般人長,超過各歷史階段的人均壽命,少數人的生命歷程甚至長達100歲或更長。
……在生命延長的同時,這些人還體現出相當健康與充滿活力的狀態,且具有起居得當,飲食節制,心胸開朗及喜好運動等習慣,對漫長的人生考驗與挑戰有著極強的適應力。
……超常生命曲線的人,並不是沒有身心方面的不適與波折,而是依靠自己的生命底蘊與必備的外在條件,戰勝了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困擾,給生命注入始終頑強延伸的能量。
典型人物
(1)孔子、孟子、荀子、墨子
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先聖孔丘、儒家亞聖孟軻、儒家大師荀況都生於社會動盪、一生辛勞而奔波的生活狀態中,但他們在創立與完善儒家學派,提出一系列影響中華幾千年的政治、文化、教育思想的同時,分別享有73歲、83歲、75歲的高齡。這在當時可謂世之稀少。
而春秋戰國的另一名大哲學家、思想家墨子,出生於公元前468年的邾國,一生中當過手工藝匠,做過宋國的大夫。早年研習孔子學說,之後又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用、節用。。。。。。〃等十項思想主張,而自創墨子學派。他一生勤于思辨,論著頗豐,且生命的軌跡延伸很長,直達公元前376年,在92歲高齡時逝世。
墨子的生命曲線圖示
(2)孫思邈
我國隋唐時期大醫學家、中華藥王孫思邈,7歲開始就學,20歲時已善議百家學說而精通佛學經典。他立志從醫數十年後,更是博覽醫書,行走萬里,勤思不倦,造詣極高,所著《備急千金要方》,被歷代醫學譽為中華醫學之聖寶。更難得的是,孫思邈在救人治病,行醫施善的過程中,體悟出許多養生之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