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
感冒引起嗓子紅腫,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有許多人才不管它是由什麼引起的,一律用抗生素“消炎”,這是不對的。還有另外一種廣泛濫用抗生素消炎的疾病是急性支氣管炎。患有急性支氣管炎的病人去看醫生時,80%左右的人會被開出抗生素的藥方,而且通常還是廣譜
抗生素。其實,急性支氣管炎常常是感冒以後,感冒病毒進入支氣管,刺激支氣管引發咳嗽導致的。也就是說,急性支氣管炎絕大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菌引起的比例非常少。如果咳嗽超過10天,咳嗽時伴有胸痛、咳血或者呼吸困難,才考慮去看醫生開抗生素來吃。如果病人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說明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會自己好轉。
要是這時不加區分地隨便去藥店買點所謂的“消炎藥”吃,不僅可能導致產生超級細菌,還可能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比如腹瀉、皮疹、過敏性休克等。美國就有研究資料表明,每50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會有1個患者出現皮疹這樣的不良反應,每5000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會有1個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這樣的不良反應。
另外,長期濫用抗生素去治療病毒引起的感染,不僅不會將身體裡的病毒殺死,反倒會幫倒忙:抗生素在沒找到有害菌的情況下會濫殺無辜,將身體裡的有益菌殺死,從而可能導致腹瀉,還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進而使疾病病程延長!你看,本來就一個小病,反倒有可能被治成大病,得不償失。
既然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那消炎藥都指哪些藥呢?臨床上通常把下面的兩類藥叫消炎藥:一類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類是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請注意,對於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而言,可的松類激素是人體可以自己分泌的。它有抗炎功效,所以感冒等引起的嗓子發炎是不需要額外使用消炎藥來消炎的,好好休息,提高免疫力可以達到自愈的效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藥一週好,不吃藥七天好”,吃不吃藥都要經歷一樣的病程。免疫系統異常的人,有時為了控制炎症症狀會選用消炎藥,但也會區分不同的炎症部位來選用不同型別的消炎藥,比如治療過敏性鼻炎,常常選用激素類的鼻腔噴霧類藥物,而針對關節炎、肢體扭傷等,則會選擇消炎止痛類的布洛芬等藥物,例如前文小故事中甲醫生所說的消炎藥。
我在這裡呼籲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在給患者解釋抗生素這類藥時,請不要簡單地用一句“這是消炎藥”來誤導老百姓!同時呼籲親愛的讀者行動起來,向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普及抗生素的明確概念,別再讓他們被“消炎藥”這個名字誤導而去濫用抗生素了,否則他們很可能會成為毀滅地球的幫兇。有這麼誇張嗎?請接著往下讀。
別在無意中成為恐怖分子的幫兇
近日,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英國政府前首席科學家羅伯特梅等人成立了一個學會,共同起草了一份可能毀滅人類的《世界末日的風險名單》。在這份名單裡,“恐怖分子利用超級細菌來殘害生命”這一條排在了第三位。由此看來,超級細菌毀滅地球的假設不僅存在於科幻片中,也存在於科學家們真切的擔憂中。
什麼是“超級細菌”?為什麼會這麼可怕?形象點說,就是一些導致我們人類生病的細菌獲得了一種或幾種針對不同抗生素的盾牌,變得刀槍不入,很多抗生素拿它沒辦法,最終使人類無藥可治。它所對應的醫學詞彙是“多重耐藥細菌”。這類細菌離我們並不遙遠,在臨床上已經有一些了,只是目前大多數人還沒有切身感染過而已。例如,伴隨著青黴素的廣泛使用而出現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是一種這樣的超級細菌。我們都知道,青黴素被稱為人類醫藥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在1940年初首次應用於臨床,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20年後,在1961年,英國就出現了不怕青黴素的超級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目前它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醫院內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住重症監護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許你會想:“老抗生素無效了,就用新抗生素嘛,總會有新的抗生素生產出來。”遺憾的是,新抗生素研發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老抗生素失效的速度,其數量呈現的是逐年遞減狀態。進入2000年後,全球範圍內新上市的抗生素只有幾個,遠遠抵不上失效抗生素的數量。你想啊,一個新抗生素的研製要花費至少數億美金,要被批准上市,需要經歷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審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