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與文字,但我也不會刻意為尊者諱,我只負責表達我自己,並沒有貶低或是傷害任何人的意願,我相信自己在下筆的剎那,總是有一個善意的出發。當然,書中的這些看法,因為視野的狹窄,一葉障目,有時難免有偏頗。但誤讀,不也是一種讀嗎?我們的歷史,未嘗不是在點點滴滴的誤讀中建立起來的。
最後,我要感謝朋友小新小謙,對於我寫作的照顧與幫助,感謝楊老師對我的啟發,沒有她,就不會有這本書。我還要感謝許多提供的史料的前輩,我粗淺的感想,也都是建立在史料閱讀的基礎上的。我用文字蓋樓,前輩們則是寬廣的大地,沒有地基,哪來的樓呢?
好了,就此打住,不然真有點像頒獎典禮上出現的感謝詞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朱安:顆鏽了的圖釘(1)
去參觀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的魯迅故居,是在夏天。
不大的四合院,種有丁香。北面是兩進的臥室,臨門一間偏房大概八平方米左右,沿窗擺著張桌子,靠西牆設著張床,桌子上擺著一個介紹性質的小紙片,上書:魯迅母親和朱安的臥房。從1924年5月搬進小院,直到去世,朱安不曾離開過這裡。
看過朱安的照片,知道她並不美麗。眼睛低低地望著,重重的單眼皮,有一種舊式媳婦的恭順。高額頭,扁鼻子,厚嘴唇,穿一件深色元寶領的舊式棉襖,那豎起的領子把臉龐遮蓋了大半,人躲在衣服後面似的,更顯得逼 仄尖薄。
小腳、沒讀過書的朱安是舊中國的產物。留洋歸來的魯迅,從一開始,便是帶著種抗拒式的負面情緒與她相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面大旗,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觀點,魯迅何嘗不知,可他畢竟是從舊時代的淤泥塘裡走出,進而邁上新時代坦途的。舊時代的種種牽絆,彷彿是腿腳上的泥,哪能輕易甩掉。母親的“禮物”不能不收,孝敬母親是應該的,更何況,母親也需要人陪,那就先收下來吧。
魯迅對朱安的不接納,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意思。朱安是“舊”了一點,可這“舊”,現在看來,恰恰是合格家庭主婦的絕好品質。溫良恭儉的朱安,最起碼比胡適的那個欲操刀砍人的太太,要柔婉得多。
遺憾的是,歷史不曾給她證明自己的機會,作為一個女人,朱安留給我們的印象是:太過扁平,沒什麼生氣,雖然“苦菜花”著實令人同情,可終究不是做人生伴侶的好物件。
於是乎,在新舊歷史風雲轉變的夾縫裡,朱安們只能是時代進步的犧牲品。她那三寸的小腳,顛顫著,邁過了舊時代的門檻,站在了新時代的土地上,可接下來往哪裡走,她不知道。她所能做的,只能是原地踏步。
新女性風風火火上學去了,戀愛去了,革命去了,舊女性卻沒有朝前走的技能。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自小學會的一套,不能成為她們成長的依憑,反倒成為一種累贅和某種不為新一輩男性認同的口實,毫無競爭力可言。
女學生過身,搶盡了風頭。“不學無術”的舊式婦女那套“無為而治”,再不能解決如何生存這個大問題。朱安們不能不迷惘了,寧願轉身回到舊時代。
1906年夏天,魯迅從日本返歸紹興,奉母親之命,與比自己大三歲的同鄉朱安結婚。土語有云,女大三,抱金磚,言下之意,男人和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結婚,會得到更好的照顧,是享福的美事。
可魯迅明顯對這塊“金磚”不滿意。婚後四天,他便毅然東渡日本,朱安則頂著一個名不副實的媳婦頭銜,伺候娘娘(紹興話,即婆婆,指魯迅的母親魯瑞),獨守空房,一等十三年。
十三這個年數很有趣。江冬秀等胡適回安徽老家結婚,足等了十三個春秋,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而朱安則是在婚後,枯等了魯迅十三載,可終究沒換回魯迅的心。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薛平貴衣錦還鄉,還她一個美滿家庭。胡適給了江冬秀一個較美滿的家庭,魯迅為什麼給不了朱安?在這裡,不是說胡適近於人情,魯迅心腸太硬,我反倒覺得朱安的等待無功,恰恰是因為魯迅太是個性情中人(胡適很理性,善於調和矛盾):愛,便是愛,不愛,便是不愛。魯迅的感情世界,是清冽的。
朱安:顆鏽了的圖釘(2)
1919年冬天,朱安在魯迅的安排下,和婆婆及三弟周建人一家搬去北京西直門八道灣居住。在八道灣,周氏一家團圓的歲月裡,或許是因為朱安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許是因為大先生魯迅的“冷落”讓朱安在這個家庭有點自卑,又或許是由於朱安天生就有種與世無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