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後他們悔不當初 第43節(第1/4 頁)
其餘幾人亦此言有理,副將越雄粗聲問,“但十五萬大軍壓境,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理,且一旦蔡贛與魏淵聯手,梁煥那正鬧糧慌,只怕不敵。”
帳中氣氛凝重,袁儀沉思片刻道,“晉陽如今在我們治下,將軍可分兵一半,屯駐燕野。”
秦牧正有此意,帳中幾人都是附議,秦牧立刻點兵,派越雄率四萬兵馬,趕往燕野。
平邑。
大軍屯營休息,蔡贛收到秦牧用兵軍報,不由哈哈大笑,“好一個秦牧!好一個女帝!他是篤定了魏淵那蠢貨絕不可能開城防港口與我們聯手,他們分兵,我們便也不得不分兵,雙方牽制,誰也不能動彈。”
果真沒過一久,使臣急匆匆來報,“魏王不肯放我們的軍隊入城,閉門拒守。”
付禧連連搖頭,“這是又想叫我們對付大成,又防備著我們,但如果不走魏國前往下邑,路途遙遠不說,還等於是直接對大成宣戰,我們一動,秦牧也動了,魏王打得好算盤。”
蔡贛冷笑,“能力不大,疑心不小。”
但蔡贛向來講究先禮後兵,顧念大局,卑躬屈膝一些也無妨,是以屯駐平邑地以後,總共派了三批使臣,最後一名與魏淵有些交情,如果能說通,最好不過,是以並不著急下令。
長吏付禧嘆氣,“都城臨淄還是離中原腹地遠了,原本便是太后稱制,皇后借皇帝病危臨朝,都要掀起朝中抗議不滿,更不要說女帝登上皇位,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又碰上吳順起亂,竟是半點水花也沒翻起,再看下邑軍中將士,竟對女帝敬重有加,實乃風雲變幻,世事難料,此女必雄主,不可小覷。”
蔡贛亦道,“端看她用兵用人,便可窺見一二,且洞悉天下大勢,知曉我們收到女帝臨朝的訊息,必定有所動作,以攻為守,率先對魏淵發難,只要從中截斷魏淵,便可阻止我主、魏淵、李宋三家結盟,否則大成內亂,我濱海三家聯兵攻入大成,這江山也就姓了蕭了,她敢在這檔口發兵邊疆,足見魄力。”
蔡贛說著,爽朗一笑,“若是這世上沒有主公,女帝倒也算是明主,可惜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觀女帝手腕能力,萬不可能退居皇后之位,天下便只有一主也。”
付禧點頭,過了一個時辰,又有一名使臣來報,“魏國還是城門緊閉,這次連使臣也不讓進了,且似乎有兵馬調動。”
既如此,也不必客氣,蔡贛立刻點兵,“那就直接打,直攻藤縣,魏國餅就這麼一塊,守在家門口的東西,總不能叫女帝如數分了過去。”
梁煥率九萬麒麟軍,輕裝快行,趕到咀陽後,立刻制控咀陽碼頭,奪船渡江,出其不意攻下淮州,殺掉淮州軍司馬,太守冉行,守軍三千人,奪取淮州糧倉,本欲乘勝追擊直攻宿州,宿州卻有大軍出城,往淮州來,兵力相差不大,但麒麟軍連夜奔襲,已經半月未曾好好休息,兵馬疲乏,城中糧草充足,梁煥當即下令關閉城門,任憑李宋領軍如何在城外挑釁叫罵,也拒不出城迎戰。
李修才是個讀書人,但派人叫罵七日後,姓梁的依舊是做個縮頭烏龜,且是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搶了自己的城池窩在自己的城池裡不出來吃著自己糧倉的縮頭烏龜,叫他氣鬱沖天,憋怒出了一身病,便讓部下退後十里,將淮城團團圍住,一個糧倉夠十萬大軍吃多久,糧道已被他劫斷,到梁煥開始啃樹皮,就是攻城之機。
梁煥立在城樓上,遠眺李修才大軍,猜對方是想拖時間,將麒麟軍困死在城中,舊宋沃野千里,近幾年又風調雨順,李修才是糧草富戶,和他打糧草消耗戰,只有一種結果。
副將、參事、參將、軍司馬都十分憂愁,梁煥道,“取道宿州的信報已送回京城,陛下必定有所動作,省著一點吃,城中糧草足夠挺上月餘,加緊輪換尋訪,謹防李修才突襲。”
他話音剛落,便有信兵急急來報,“秉將軍!毫縣暗哨送來訊息,有大軍馳援,是陳方將軍!”
信兵方一說完,軍中諸人皆是大喜,顧不上問陳方遠在九原,如何會來此,梁煥吩咐道,“訊息不要外傳,都當做不知援軍已到,不要驚動城外屯兵的李修才,石繁你帶小隊人馬前去接應陳將軍,可建議陳方將軍入夜後穿過靈柩山,繞到李修才後方,直取李修才老巢。”
援軍已到,諸人軍心大定,各自領命而去。
梁煥取道宿州的訊息幾乎和洛鐵衣著人送的六卷秘籍一起送到的,短短半月,已有三批人潛入普陀寺,企圖將被關起來的‘三名俠士’救走,宮中更熱鬧,幾乎每晚上都有人高來高去,只是來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