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後他們悔不當初 第58節(第1/3 頁)
梁煥神色遲疑,出聲道,“只怕難,蓽慶是蕭寒舊臣,對蕭寒忠心耿耿,只聽令蕭寒,照我們抓住的信兵所言,他率領的十萬大軍並不抵禦突厥兵,已南下救援,正在晉陽城外,與秦牧大軍僵持鏖戰。”
“先派人去與蕭寒說明來意,速速去。”
“末將這便去安排。”
崔漾掀簾出了營帳,“隨朕去上黨城下。”
城中蕭家軍早一日收到軍報,蔡贛、方昕、嚴木、榮鄴幾人都是面色大變,“只怕女帝趁人之危,我蕭家軍大多是齊魯、燕北之人,家鄉被屠戮,又陷困城,軍心離散,破城只在旦夕。”
城樓下有大成光祿寺正卿齊遜,請蕭國主談話,被拒之門外,便呈上書信一封,蕭寒看完,立刻下令集結軍士。
九萬蕭家軍尚不知曉突厥鐵蹄南下的訊息,蕭寒立於祭臺上,高聲道,“突厥王賊率二十萬鐵騎南下攻入燕北之地,然而現在大成士兵圍困上黨,要叫我們彈盡糧絕困死城中,我們必須得衝殺出去,殺出一條血路!殺回燕北,保護我們的父母親人!”
話語未落,已是譁然聲震,臺下九萬軍將憤怒不已,恨不得長了翅膀飛回家鄉,對麒麟軍的憎惡厭惡更是達到了頂峰,殺意滿滿,憤聲應和,“踏平麒麟軍,殺回燕北——”
蔡贛笑道,“如此驍勇之軍,誰能戰勝。”
謀臣袁翁、施安幾人沉默不語。
見國主披掛上陣,袁翁拜行一禮,請了國主一旁說話,站定時再拜一禮,勸道,“兩軍廝殺,兩敗俱傷,我蕭國軍本只有大成士兵半數人,悲憤之軍固然勇猛,但死傷亦是不能計算的,如此便是趕到了北地,又如何能與突厥鐵騎抗爭,蓽慶與嚴元德皆對國主忠心耿耿,定是隻顧得上回援,國主此時,該當立刻派信兵報送蓽慶,叫他勿要與麒麟軍相爭,倒轉槍頭抵禦突厥鐵騎,突厥士兵之兇殘,所過之處,燒殺擄掠,絕無活口,請國主三思……”
蕭寒勒住韁繩,“成敗只此一舉,此時若不突圍,我等只得困死城中。”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君勿要再多言,蕭家軍一鼓作氣殺出城外,霸業可圖。”
崔漾在城外御車上,未等來蕭寒和談,卻只見上黨城城門大開,吊門下放,千軍萬馬踏過護城河,衝殺而來,喊殺聲震,銳不可擋。
梁煥、徐令擺陣,迎敵廝殺。
不過一瞬,崔漾便明白了蕭寒所思所想,被氣笑了,卻也絲毫笑不出,遠看兩軍交戰,蕭家軍雖勇猛,但陣前麒麟軍皆是精銳,再加上樑煥、徐令指揮有度,配合默契,分別衝破了蔡贛魚鱗陣、郭林偃月陣,自午時到酉時,大小衝擊二十餘次,蕭家軍終是不敵,退入城內,上黨城門再度關閉。
粗略估計蕭家軍傷亡萬餘人,城中該還有七萬餘人。
崔漾召集副將以上的軍將,問道,“合全軍之力,攻破上黨需要多長時間?”
諸將皆是遲疑,半響徐令上前稟告,“上黨佔領高地,城牆牢固,城牆下基石實則是岩石山脈,城中還有十二道天溝柵防,固若金湯,此城素來易守難攻,且如今城中還有餘糧,強攻只怕不比困城快多久,困它一個月,自然也就餓死了,不死,也必投降。”
梁煥上前道,“可一個月,任憑突厥人在北地燒殺一個月之久麼?按照以往突厥人的脾性,長驅直入無人抵擋,所過之地只怕寸草不生,雁門、燕北、代郡、幽州將近四百萬人口……”
他們本在漠北征戰,對突厥人並不陌生,都是人高馬大的劫匪,素來不把關內的百姓當人看,實在沒有糧食可劫,抓了人當奴隸不說,砍砍燒燒也就吃了,在突厥人眼裡,關內的百姓不叫人,叫兩隻腳的羊……
其餘諸將皆不言語,帳中氣氛焦灼,崔漾又問,“可有拉攏蓽慶、嚴元德的可能。”
許半山明白主上的意思,但依舊搖頭,“此二人只聽蕭寒號令,叫這二人棄蕭寒而去……”
“留一部分軍隊守衛明關,其餘軍將北上雁門禦敵?”
此計亦不妥,蕭寒兵強馬壯,除卻出調的三十萬大軍,各郡縣皆有駐軍,一路過關斬將,介時更無法應敵。
崔漾再派齊遜,去上黨城外,欲與蕭寒和談,卻依舊被拒之門外,崔漾聽了奏報,握著摺扇的手因用力而發白,諸將姑且退了出去,商議破城良策。
崔漾闔目沉思,看向北地輿圖,半響起身,掀簾出去,面容已恢復如常,吩咐帳外諸將,聲音沉靜,“傳令全軍,回撤百里,撤回濁河以南。”
諸將聽罷,皆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