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後他們悔不當初 第71節(第4/4 頁)
不如少時峻厲,流暢淡斂,卻沉定自若,叫諸將的心也跟著安穩下來。
[探明領軍之人,若非女帝,可一戰,若女帝親往,全軍回撤潁、淮交接渡口,沿江拒守,開啟錦囊兩日後,仍無法探明,亦撤軍拒守。]
朱翼雖然聽了令,卻不怎麼明白,“女帝縱然武藝高強,真要打起來,也不可能擋得住千軍萬馬,尤其南飲山前面這一段江水,和淮水一般寬闊,她武功再好,也不可能穿過二百里潁江,他們四萬人,咱們六萬人,女帝不在能打,女帝在,咱們照樣能打!”
申冠嘆了口氣,“麒麟軍領兵的參將徐來沒什麼軍功,身份卻特殊,是大將軍徐令的公子,雖熟讀兵法,性情卻很是倨傲,徐家昔年與蕭國有仇,絕不可能誠心對待蕭國降臣降將,袁翁,柴樅有才,能指揮蕭家軍舊部,叫不動麒麟軍,女帝收服蕭國的時間太短,要說誰能鎮得住合軍,只有女帝,麒麟軍擅陸戰,蕭家軍濱海,水戰能力也不差,兩軍如果齊心協力,又提前佈置,我等沒有勝算。”
家主出借六萬水師,出錢出糧,又封閉長江渡口,斷了越地糧食買賣,莫說是天下人,就是江淮兵,在進入潁水之前,都以為江淮是站在大成這邊的。
沒成想女帝早有防備。
江風帶著水霧吹進船房,朱翼聽得心涼,“要不是她這一通安排,我等也不會以為這就是入京良機,感情是誰也不信,擱這裡釣魚,呵——”
便是女帝不信任江淮的‘誠意’,此次也是江淮唯一的機會,倘若女帝先一步滅了南國,從南國進攻閩越,江淮彈丸之地處大國夾縫之中,覆滅是遲早的事,申冠憂心忡忡,“二十萬大軍伐吳,如果女帝當真在此處,說明她的目標一直是江淮,而非吳越,至少暫時不是吳越。”
年觀止面色沉凝,傳令信兵再探敵情,吩咐兩名副將,“減緩船速,子時前行至雲杉灣口,船舶不停,每船登岸一百人,往亳州方向,做出千軍萬馬之象,其餘人沒有軍令不得出艙。”
“是。”
朱翼,申冠幾人檢查船隻,年觀止手中尚有一枚錦囊,並未立刻開啟,臨行前家主另有囑咐,需得見到特定的人,方可開啟這一方錦囊。
南飲山河灣山壁陡直,河工清理過山壁酥化的山石,側壁光滑陡峭,立在山頂,可將潁水東南兩向六七里疆域可看得清楚。
傍晚風大,崔漾收了潁水流域圖,遞到隨邑手裡,“月餘來刮的西南風,船舶順淮水進入潁水,二十天的時間也夠了,想來對方前哨發現了我們的埋伏,放慢了航船速度。”
四萬大軍到達南飲山已有六日,直到今日,斥候確信這一批偽裝成商船的船隻有異常,袁翁等人都無法判斷出這些行船的來歷。
中間隔著江淮,南國大軍正在禦敵,越王、南王的軍隊想出現在這裡,基本沒有可能,剩下只有謝家,麒麟軍渡過淮水進入揚州時,袁翁曾與謝家家主打過交道,此人謙遜知禮,又從容有度,處事公允明斷,江淮安寧,糧倉谷滿,民富,官也富,農人們連稻種都吃不完,吏治反而清明,其□□勳自不必說,這樣一個經世之才,袁翁很難將他與吳王聯絡到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