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4/4 頁)
間,另外五百個蒙恬近衛緊隨扣動弩弦,又是一波勁弩湧出,第一波蒙恬近衛則迅速趁機歇氣或裝填勁弩。
又間隔三息,前五百個蒙恬近衛再次射擊……
如此迴圈往復!
一時間。函谷關城牆上,一**勁弩不停湧出,幾乎是連綿不絕,宛若巨浪滔天,生生不息。
白氏一族精挑細選的高手,最差基本也是後天巔峰。平均修為境界堪比大秦禁衛軍,比蒙恬近衛強了不只一籌,卻被連綿不絕的弩雨完全壓制住,根本靠近不了,而且傷亡還在不停劇增。
一千蒙恬近衛,不管是劍殤、蒙恬,或者是趙佗、白仲,平時都不會放在眼裡,便是擊殺也花費不了太長時間,不會太難。
但是,當蒙恬近衛組成戰陣,以沙場戰術出手時,便是劍殤、趙佗等,如果沒有及時逼近,也得望風而逃!
這就是蒙氏一族威震天下的巨浪箭陣,勢若巨浪不絕。
雖然蒙恬近衛只有一千人,還沒白氏一族高手多,卻起了最大作用,使得劍殤、蒙恬、李信等人能全力應付白氏一族的強者。
大秦帝國以騎兵和弓箭立國,威震天下,秦弩更是名傳青史,威震古今。
其中的弓箭的威名,主要就來自於蒙氏一族的勁弩兵,直到數年前後,“秦弩”之稱依舊令人聞之色變,當然,其中蒙氏一族對勁弩兵的訓練方法,也佔據了極大因素。
秦弩,一種神奇的兵器。弩者,怒也,言其聲勢,威響如怒,故以名其弩也。秦弩源於弓,威力又遠遠大於弓。
在秦代,秦弩製造的如同兩千年後的自動步槍一樣精密,即可以延時發射,也可以精確瞄準,和只靠臂力拉弦的弓不同。
到達漢代,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可謂弓弩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著名大將軍李廣以大黃參連弩,射匈奴左賢王數人(《史記。李廣傳》)。大黃參連弩乃西漢最最著名的勁弩,就是在秦弩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便是異人最為清楚的“諸葛連弩”,其實也是沿自秦弩,只是改進了許多。
在冷兵器時代,諸多兵種的大協同作戰的序幕,就是連綿不絕的漫天箭雨。大秦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