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朔榛穡�擦頌瞥�⒖賞�豢杉暗拿蝸耄�饈嗆蔚鵲木�玻√菩�諤�秸庖幌慚逗螅�骨椴蛔越�匭廊輝尢鏡潰骸骯匚鞽黿��襉橐蒼鍘!蔽蛘婧罄幢惶瞥�饢�熬┏橇傯炒蟮隆保�員碚盟�墓�ā�
有了張義潮和十隊信使的故事,人類也可以存在更多的信心。歷史上總會有英雄人物出現,而英雄非凡的勇氣,意志和信念,如同有源之水,永遠不會枯竭。
在派出信使後,張義潮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繕甲兵,耕且戰”,積極備戰,逐漸展開收復河西諸城的計劃。由於吐蕃國內政治陰謀和內訌不斷,一遇到張義潮強有力的挑戰,在河西的統治隨即土崩瓦解。到大中五年(851年),張義潮已經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中除涼州之外的所有州縣,聲震西域。
大中五年(851年)八月,張義潮第二次派信使到長安,其中有其兄張議潭和沙州豪族李明達、李明振(張義潮女婿,娶張義潮第十四女)、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並獻上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的圖籍。至此,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由於河西走廊的大多數州縣已經處在張義潮軍的控制之下,所以這一次的信使團出使長安的行程十分順利。唐宣宗接到捷報後,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義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勳,詔令說,張義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隨後,唐朝廷在沙州建立歸義軍,統領瓜沙等十一州,授張義潮歸義軍節度使。
值得一提的是,張義潮兄張義潭按照慣例被留在長安為人質,被授為金吾衛大將軍。而後來張義潮年老時,主動入京,其實也是做人質的意思。
鹹通二年(861年)三月,張義潮命其侄張淮深(張義潭之子)率蕃、漢兵七千人收復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戰鬥,《張義潮變文》中有很多章節描寫了這場戰鬥。描述戰場時說:“分兵兩道,裹和四方。人持白刃,突騎爭先。須臾陣和,昏霧張天。”描述戰士的勇敢:“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壠土,血濺戎屍透戰襖。”描寫戰陣說:“我軍遂列烏雲之陣,四面急攻,蕃賊糜狂,星分南北;漢軍得勢,押背便追。不過五十里之間,殺戮橫屍遍野。”最終,張淮深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至此,陷沒百餘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復。
鹹通四年(863年),唐朝重新設定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治所在涼州,使貞元初年失守而廢置的涼州軍鎮又得以恢復,由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兼領涼州節度使。河西走廊從此暢通無阻,從長安經蕭關通往西北的道路已完全打通。河西有歌謠熱忱讚頌張義潮的英雄業績說: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手 機 電 子 書 w w w 。 5 1 7 z 。 c o m'
不過,在歸義軍控制的地區,由於吐蕃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管轄,遺留下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亟待解決,可以說是一個大的亂攤子。面對這種複雜而又嚴峻的形勢,張義潮首先在轄區內全面恢復唐制,廢除部落制,重建縣鄉里;重新登記人口、土地,按照唐制編制新的戶籍,制定新的賦稅制度;恢復唐朝服裝,推行漢化。很快就使敦煌“人物風化,一同內地”。這些措施迎合了沙州等地漢人懷戀大唐故國的心理,得到了漢人們的擁護和支援。對轄區內的少數民族,張義潮則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已漢化者編入鄉里,與漢人雜居。吐蕃化較深者部分繼承吐蕃制度,仍用部落的形式進行統治,尊重他們的習俗。同時授予少數民族頭面人物官職,讓他們參加統治。這些措施同樣受到了少數民族的歡迎。這樣,經過張義潮的慘淡經營,河西地區的局勢已穩定,生產得到了發展。
鹹通八年(867年),張義潮在長安留為人質的兄長張義潭因病去世,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張義潮依然離開沙州,“束身歸闕”,主動前往長安為質。這是張義潮兄弟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唐的忠誠而作出的決定,“先身入質,表為國之輸忠;葵心向陽,俾上帝之誠信”。張義潮入朝後,朝廷任命他為右神武統軍,賜給田地,並於宣陽坊賜第一區。還晉升為司徒。鹹通十三年(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京師,結束了英雄人物不平凡的一生,享年七十四歲。
萬里烽火滅的張義潮(3)
張義潮離開歸義軍之後,任命侄子張淮深執掌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