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翁(指遼主)若要戰則早來。”石重貴向契丹國主上奏章的時候,自稱孫兒,不稱臣。耶律德光就認為對他不敬,帶兵進犯。
公元943年,契丹派後晉降將趙延壽(李嗣源女婿,先娶李嗣源親女,後娶許王李從益妹妹,即花見羞養女)攻晉。契丹事先對趙延壽承諾:“如果得中國,應該立你為帝。”趙延壽很高興,表示願為遼國盡力。然而,趙延壽遭到後晉軍民的奮力抵抗,屢戰屢敗。耶律德光親率十萬兵到澶州城北列陣,與晉軍決戰。雙方一番激戰,死傷都很慘重。耶律德光退兵,一路燒殺搶掠。後晉宰相景延廣不敢追擊。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大舉南侵,仍以降將趙延壽為先鋒。當時景延廣為晉出帝石重貴所猜忌,出為西京留守,桑維翰代景延廣執政。桑維翰畏懼遼軍,令諸軍後退。諸軍恐慌,退至相州城(今河南安陽縣)。晉軍在相州經過整頓,與遼軍決戰。將軍皇甫遇、慕容彥超、安審琦等力戰,遼軍敗走。趙延壽北還路經過祈州城(今河北安國縣),知道城中兵少,圍城急攻。祈州刺史沈斌死守。趙延壽在城下勸他投降,沈斌罵道:“你父子走錯路投靠外國,還忍心帶領豺狼來殘害祖國,不知羞恥,反有驕色,怪哉怪哉!我弓斷箭盡,甘心為祖國死,決不學你那種行為!”第二天,城陷,沈斌自殺。
晉出帝石重貴知道契丹軍已退,親自統軍出發,想襲取幽州。他任用姑夫成德節度使杜重威統率諸軍。杜重威是個貪婪殘暴、無恥怯懦的將領,已有謀反之意。晉軍在陽城(今河北蒲陰縣東南)一帶與契丹軍相遇,杜重威不準部下出擊。還是將軍李守貞率所部奮力攻擊,大破遼軍,遼太宗棄車,找到一隻駱駝,騎著逃走。諸將請求追擊,杜重威又不許,說:“碰到強盜,不傷命已經夠好,還想拿回衣袋麼?”事後,桑維翰請求晉出帝石重貴懲辦杜重威,石重貴說:“他是我的至親,必無異心,你不要疑忌。”不久,石重貴任杜重威為天雄節度使,罷桑維翰相位。
公元946年,晉出帝石重貴任杜重威為元帥,李守貞為副帥,率宋彥筠、張彥澤、王清等諸軍攻契丹,打算收復燕、雲等失地。耶律德光率軍至恆州,與杜重威軍隔河對崎。晉將王清二千人為先鋒,渡河擊敵。契丹軍後退,諸將請求乘勢渡河。杜重威已有降契丹的打算,既不準渡河,也不派兵援助王清,致使王清和二千士兵全部犧牲。契丹軍包圍晉營,晉軍糧盡。杜重威和李守貞、宋彥筠密謀降遼。杜重威派遣密使去見耶律德光,要求重賞。耶律德光騙使者說:“趙延壽資望欠高,怕不夠做皇帝,杜重威來降,該讓他做。”杜重威大喜,決定投降。他命令全軍出營列陣,解除兵甲。軍士明白過來,全都慟哭,聲振原野。
耶律德光領兵南下,派降將張彥澤率騎兵二千先取汴京。張彥澤倍道疾驅,夜渡白馬津,自封丘門斬關而入,城中大亂,石重貴只好上降表投降,後被押送到契丹,安置在黃龍府(今遼寧朝陽縣內),又忍辱偷生過了十八年才死去。
後晉傳二帝,共十二年,至此滅亡。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進了汴京,自稱大遼皇帝(這一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京城百姓聽到遼兵進城,紛紛逃難。遼主耶律德光為了安撫百姓,以剽掠京城的罪名殺了張彥澤,然後登上城樓宣佈說:“大家別怕,我也是人嘛。我本來並不想來,是漢人引我們進來的。我一定會讓你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些。”話雖然這樣說,但是做的又是一套。他縱容遼兵以牧馬為名,到處搶劫財物,叫做“打草谷”,鬧得汴京、洛陽附近幾百裡地方,成了沒有人煙的“白地”。他又命令晉國官員搜刮錢帛,不論官員百姓,都要獻出錢帛“勞軍”。
不過,耶律德光倒是很尊敬花見羞,說說:“明宗(指李嗣源)與我約為弟兄,你是我的嫂嫂。”還封花見羞養子李從益為彰信軍節度使,不過為李從益所辭謝。
中原的百姓受不了遼兵的殘殺搶掠,紛紛組織義軍,反抗遼兵。少的幾千,多的幾萬。他們攻打州縣,殺死遼國派出的官員。東方的起義軍聲勢浩大,攻下了三個州。耶律德光害怕了,跟左右侍從說:“想不到中原人這樣不容易對付。”過了一段時期,他把後晉官員召集起來,宣佈說:“天氣熱了,我在這裡住不慣,要回到上國(指遼國)去看望太后了。”降將趙延壽也沒有當成中原的皇帝,被遼兵帶走,後死在遼邦。
耶律德光北歸後,留蕭翰守汴州。遼兵雖然被迫退出中原,但是,被石敬瑭出賣的燕雲十六州仍舊被遼佔領,成為後來他們進攻中原的基地。
後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