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務副書記嚴陣的保護,才得以生存、作惡和逃避懲罰的。而團團夥夥、圈子山頭的時弊,也成為腐敗分子的有力依靠。當李高成市長決心解決中紡公司的腐敗問題時,嚴陣、吳愛珍、郭中姚都以圈子作武器,警告他“人要恩怨分明”、一如果你連個圈子也沒有,又有誰來保護你?“而李市長派去調查中紡腐敗問題的工作組,也因為圈子意識,因為判斷李高成與嚴陣、郭中姚是一個圈子的人,而作出了一個顛倒是非、掩飾罪惡、保護腐敗的”報告“。這又是多麼令人警醒的事實!再譬如它對一些手握權勢的腐敗分子主觀動機的揭示,也具有相當的概括性。李高成曾經質問腐敗分子:”我真不明白,你們要這麼多錢究竟要幹什麼!“他的妻子吳愛珍和老部下郭中姚都明白地回答:”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吳愛珍說的”後路“,還是說李高成從市長退下來以後不能光憑工資,所以得趁有權時撈錢;郭中姚則是要為國家變色留”後路“,拼命撈錢,將來”要還是社會主義我就照當我的官,要成了資本主義我就去當資本家“,這顯然至少已經是政治變節。那個身居高位的腐敗分子嚴陣,也已經化名辦妥了兩個國家的護照!這些藝術概括既有真實性,又有深刻性,對於人們深化對腐敗的認識是很有意義的。
《抉擇》對於反腐敗的鬥爭方面更是給予了熱情而充分的表現。反腐敗鬥爭靠什麼?作者以鮮明的藝術形象作了正確的回答:靠我們的人民群眾,靠我們的黨。作品為我們描寫了中紡的工人群眾在腐敗分子篡奪公司權力以後悲慘的處境。老廠長原明亮那家徒四壁的境況、老勞模範秀枝那雙佈滿雲翳的渾濁的眼裡滴下的辛酸淚水、優秀青年技工胡輝中在廁所邊擺補鞋攤的木然神情、老工人夏玉蓮拖著病弱的身體在“分廠”條件極其惡劣的車間中喘著氣費力幹活的身影,都給我們留下強烈的印象,都使我們不由得心酸流淚。作品更為我們描寫了中紡職工堅決而有力的反腐敗鬥爭,這種鬥爭貫穿始終,成為推動《抉擇》整個故事發展的主要力量。他們堅定地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會支援他們的反腐敗鬥爭,他們執著地向市委、省委直至黨中央反映情況。他們在鬥爭中表現出來的堅決性,團結、智慧和力量,表現了中國工人階級崇高而英勇的精神風采。他們對腐敗分子是那樣的嫉惡如仇,而對黨的好乾部又是那樣的信賴、關心、體貼。當李高成病倒時,數千名工人群眾守候在醫院門口,表達著他們對黨的好乾部的關心和支援。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寒風中,他們的身影、行動和語言,給予李高成何等溫暖而巨大的精神力量。當這場鬥爭處於決戰的時刻,工人群眾聽到李市長被抄家的訊息,群情激奮,準備集合去省委反映情況;這時,身患癌症的老工人夏玉蓮毅然登上高樓,以跳樓相威脅,阻止工人集體去省委,以保護李高成,同時要求與省委萬書記對話,請求省委保護黨的好乾部。這是血性多麼剛強的群眾,是對黨多麼熱愛的群眾!有這樣的群眾支援,反腐敗鬥爭的前景怎麼會不光明呢?
就是這樣,《抉擇》以腐敗分子為一方,以我們的黨和群眾為一方,展開了一場震動全市、牽動省委以至驚動中央的嚴重的政治鬥爭,鬥爭之尖銳與激烈達到了雙方無法調和、無路可退而只能背水一戰、捨命相搏的程度。這就是《抉擇》為小說主人公提供的活動背景、鬥爭舞臺、總體情勢和矛盾衝突,它們既是“這一個”,又有我們時代腐敗與反腐敗鬥爭的普遍性,因而達到了典型環境的高度,為小說塑造具有時代特色與丰采的典型人物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學作品、特別是長篇小說的思想藝術獨創性的顯著標志,是它塑造出時代新的典型人物形象,從而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內容與新的特點,為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新的形象和新的光彩。《抉擇》在思想上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我以為就在於它成功地塑造了黨的好乾部、市長李高成的崇高形象。
李高成原是中紡的老廠長。在他領導下,中紡進入了它輝煌的發展時期,並影響、帶動了全市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績。他因此被提拔為市長,在解決幹部多佔住房問題和抓城市公路交通建設等工作上成效顯著、聲名大振。他與新上任的市委書記楊誠雖無深交,但工作關係和諧。他清正廉潔、從不收禮,埋頭實幹、工作有方,心懷坦蕩、品質高尚,是人們公認的“黨的好乾部”。然而在這場反腐敗鬥爭中,他卻經歷了空前嚴峻的考驗,經歷了感情的劇烈痛苦和靈魂深處的肉搏,他的長處和弱點都經過鬥爭烈火的鍛鍊,而終於更加成熟,更加純粹,並煥發出革命英雄主義的燦爛光華。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