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會萬世流傳,她從來沒有失敗過,這一次也不會。
於是,在幽禁了李旦父子之後,武皇下令廢除各州舉子學習《老子》的法令,要求改學武皇御撰的《臣軌》,進一步從民間清除李唐皇族的影響力。
李旦顫慄地望著他非凡的母親,他每一天都以為自己已經到了地獄的最深處,醒來後才發現還有更糟糕的在等著他。他不知道在母親的計劃中是否也包括把他一併清除,只感到母親看他的眼神越來越凌厲,眸子裡的溫情越來越少,猜忌和疑慮越來越濃。或者,在母親的眼裡,看到的已經不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血,而只是一個隨時會威脅她皇位的政敵罷了。
神皇母子間的微妙變化被有心人悉數看在眼中,一紙狀告皇嗣謀反的表章立刻呈到了武皇御前。而武皇選定主審此案的官員足以讓李昭德等所有忠於李唐的朝臣心驚肉跳,那是武周朝整整一代人的噩夢——天使般面孔,魔鬼般狠毒的酷吏之王來俊臣。
注:
'4' 《睿宗豆盧貴妃墓誌銘》
(本節未完待續)
來俊臣長相陰柔俊美,舉止斯文有禮,且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常常能一眼看出他人心靈深處的慾望和弱點。他的言辭亦具有同樣刺透人心的魔力,跟其他粗魯不文的酷吏不同,來俊臣話語不多卻簡潔有力,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不時可以見到智慧的閃光,宛如沉思的哲人,配以他謙虛誠懇的態度,不知底細的人只怕會立刻引他為知己。聰明、冷靜、忠誠、俊雅,這便是時人對來俊臣的第一印象。據記載,來俊臣雍容美貌,巧辨似智,巧諛似忠,儼然忠赤之士,有誰會想到這個優雅秀美的男子,竟是個極端殘忍嗜血的惡魔呢?'5'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來俊臣: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壞人,或小說裡的惡棍,只要跟來俊臣一比,都會黯然失色,只因任何惡霸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多少都能發現人性的流露,只有來俊臣,要說他連一絲人性的痕跡都找不到,也絕不過言。這個人似乎對生命本身就有種極端的仇恨,他人的痛苦只能讓他感到刺激和興奮,惡事做盡卻找不到一星半點的內疚感。常常疑心這種人大概是天生血液中就含有某種暴力因子,後天的經歷不能給他絲毫溫暖,又正逢武周時期的絕佳舞臺,外因與內因相互作用,共同打造出這名有如羅剎化身的天下第一酷吏。來俊臣出身卑微,是個父親都搞不清楚是誰的私生子,在一個賭徒的家庭里長大,小時候小偷小摸,大了便攔路搶劫,順理成章地鋃鐺入獄,成了一名死刑犯。
賭徒性格在這一刻起了作用,不甘在獄中等死的來俊臣要求上書告密,刺史正是李唐皇族東平王李續,對這個妄言告密以求脫罪的小人做法頗為反感,杖責一百依舊遣送回牢。風水輪流轉,轉眼到了天授年間,武皇稱帝大殺李唐宗室,東平王李續也成了倒下亡魂,來俊臣認為機會又來了,再次上書告變。此時已經不是大規模鼓勵告密的時候,但或許是他的身份太過特別,來俊臣仍然受到了武皇的破例接見。一個卑微低賤的死刑犯頭一次得見天顏,卻表現得十分得體,伶牙俐齒地把他被捕說成是東平王李續刻意打壓誣陷,幸好李續被武皇剷除,如他這樣含冤入獄的升斗小民才有機會逃出昇天。他說得言之鑿鑿卻並非全無漏洞,問題在於武皇對真相併不感興趣,她只對這個人機敏的應答能力和非凡的政治嗅覺感興趣。他會是人才,而且還是個死囚。如果能夠把一個人從死亡中解救回來並授以官位加以提拔,他必然會感激涕零永遠地效忠於她。聖神皇帝大筆一揮,死刑犯頓時絕處逢生還坐上了八品官位,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可惜這春天只是針對來俊臣個人而言,在今後近十年裡,這個笑容溫和舉止文雅的年輕人,將讓整個帝國的人為之顫慄。
注:
'5' 《朝野僉載》:“又問:‘洛陽令來俊臣雍容美貌,忠赤之士乎’答曰:‘俊臣面柔心狠,行險德薄,巧辨似智,巧諛似忠,傾覆邦家,誣陷良善,其江充之徒歟!蜂蠆害人,終為人所害。’”
(本節未完待續)
今天開始正式續帖,好久沒寫了,又是我極討厭的來俊臣,可能有點找不到感覺,大家多包涵。謝謝在此期間一直支援我的朋友,你們的鼓勵是我讓我決心寫下去的最大動力,多謝!
正文:
武皇重用酷吏早在垂拱初年,而來俊臣至天授元年方獲提拔,只能說是後起之秀,但他很快就展露出在刑訊方面的驚人天賦,交到他手裡的案子沒有辦不下來的。也許是他做慣了犯人的關係,來俊臣對犯人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極限瞭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