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位的機會。庶族勢力從此迅速發展,唐末士族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科舉出身的官僚士大夫代表了整個官僚勢力,掌握取士決定權的皇權力量也就達到了最高峰,這也正是科舉制能實行千餘年之久的原因。而唐太宗對於科舉制的貢獻,主要在於大興學校,增設科目書學、算學、律學,對於書法、算術、法律進行考核並量才錄用,同時錄取人數比前代也大大增加。不過,太宗時代的高官依然主要由士族把持,這一情況在高宗時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唐高宗時期宰相中科舉出身者的比例急升到了25%,而太宗時期僅為3%左右。此外,高宗在罷免程知節,提拔蘇定方、薛仁貴之後,有意儘快實現軍隊的新老換屆,於顯慶二年下詔,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各州刺史精心查訪軍事人才赴東都洛陽參加考試,用制舉的形式選拔軍事人才。此後又有親自召見新科進士問詢考核,為之後武則天開武舉和殿試開創了先例。
制度完善,國威也趨於鼎盛。自從滅西突厥之後,西域諸國望風歸附,高宗下詔以曹國、拔汗那諸國置州縣府127個,大唐疆域進一步擴大,聲威已越過蔥嶺以西,中亞河中諸國盡在其勢力範圍之內。在東方,蘇定方挾百戰百勝之威再滅百濟,生俘其國主,百濟一破,高句麗的覆亡已經指日可待。北方自貞觀時期連滅東 突厥和薛彥陀之後,北方已無任何敵對勢力,前來朝拜的北方部落據說最遠已經接近北極圈地帶。而在南方,海南崖州及越南北部一直是大唐的直轄領土,兵鋒之銳盛,國威之遠振,尤過於太宗時代。而經過貞觀、永徽年間的休養生息,市面漸趨繁榮,人口也增殖不少,唐都長安便在這一時期突破了百萬之眾,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其雍容華貴的國際大都會氣象,被日本學者尊稱為宇宙之都。大唐帝國如同破雲而出的朝陽,綻放出萬丈光華的懾人氣勢。而這廣袤而富庶的帝國的統治者,便是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媚。那一年,她三十五歲。
(本節未完待續)
作為大唐帝國的女主人,武后對於她的新角色充滿了新鮮感和責任感。古書上記載的該皇后做的事情固然是一件不落樣樣親力親為,不該皇后做的事情也躍躍欲試力圖推陳出新。古中國講究男耕女織,國家典禮中有皇帝親耕之禮,以示國家重農。皇后則有先蠶之禮,作為天下婦女勸蠶的榜樣。然而這套儀式極之繁瑣,提前五天就要齋戒,後殿齋戒三日謂之散齋,正殿齋戒二日謂之致齋,提前三日須預設先蠶壇,凡內外命婦均須出動,恭迎皇后車架出宮。之前只有長孫皇后曾行禮兩次,出生貴族的王皇后在任皇后的六年之內從未行過此禮。高宗以為先蠶之禮不可廢,永徽三年下制實行,然而皇后不願去,只好派官員祭祀一番。而武后則從顯慶元年開始,先後行禮5次,次數之多為唐代皇后之冠。天不亮就起床,收拾停當披掛整齊,朝服加身鈿釵結佩,侍衛開道,享官拜迎,率領內命婦如天子妃嬪太子嬪妾,外命婦如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王妃各位誥命夫人太夫人,浩浩蕩蕩出宮親蠶。別人眼中乏味而累人的儀式,武后做來卻是興味盎然樂此不疲,上元二年最後一次天后親蠶,乾脆把文武百官和外邦各國使臣全帶了去,場面之壯觀,聲勢之浩大,簡直比皇帝祭天還NB,在眾人簇擁之下,享受著萬人之上的尊榮和威儀,不停地提醒人們她現在是皇后是皇后是皇后……
古來名後常有著作傳世,華夏自古也有立功立德立言的傳統,一向長於文字的武后自也不甘落後,還在做昭儀的時候就寫過一篇《女誡》,做了皇后更是創作熱情高漲,別人一輩子寫了一本書就很了不得了,她一口氣就寫了八九本,當然大部分是她召集的文學之士所作,經她審定而以她的名義刊行於世,前後有《古今內範》一百卷,《青宮紀要》三十卷,《少陽政範》三十卷,《維城典訓》二十卷,《鳳樓新誡》二十卷,《孝子傳》二十卷,《孝女傳》二十卷,《列女傳》一百卷,《保傅乳母傳》一卷等等,這些書籍大部分著眼於家庭倫理,教導妻子怎麼服從丈夫,子女怎麼服從父母,當她稱帝之後還會繼續撰寫如《臣軌》、《百僚新誡》等諸般著作共計15種456卷,著眼於君臣義理,教導臣子怎麼服從君王。如果要為她這一套武則天系列叢書取一個統一的名字,不妨叫做“怎樣做一個好下屬”^_^ 武后這一生對文字有一種奇異的激情,不僅喜歡編書,而且喜歡改名稱,改年號,改名姓,她似乎深信文字本身就有非凡的魔力,足以驅邪敬神帶來運氣。討厭她的人抱怨說這是女人的心血來潮和反覆無常,給王皇后這樣的弱勢人物改姓為蟒顯得太不厚道,給突厥默啜可汗改名為斬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