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鐵鎖繫著頸脖,免死以後放回去的。他的兵雖然多,早是咱手下的敗將了。何況努爾哈赤大王的威名,誰人不知?只要咱們同心協力,奮勇爭先,這一仗俺們必勝無疑。”士卒們聽後,深受鼓舞,大家歡躍振奮,士氣大振。
次日上午,建州的三千兵馬,與烏拉的一萬兵馬,在圖門江畔,鍾城附近的烏碣巖展開大戰。兩軍一接戰,烏拉大將博克多父子率先衝陣而出,猖狂地喊道:“建州小賊聽著:你們別想從這烏碣巖下過去,老實投降,才是你們唯一的出路。”代善一馬來到陣前,高聲喝道:“你烏拉早是俺的手下敗將,你那首領布佔泰的命還是俺建州大王賞給他的哩!你們父子二人也不過替布佔泰送兩條命罷了!”博克多惱羞成怒,拍馬上前,對準代善就是一槍刺去。二馬盤旋,槍刀碰撞得叮噹脆響,那博克多哪是代善的對手,戰不幾合,被代善生擒過來。再說博克多兒子胡達利,與費英東戰到一處。那費英東的一把大環刀,舞將起來,只見刀,不見人。胡達利內心十分懼怕,這費英東果真厲害,看不見人,讓俺怎麼再戰下去。正當胡達利猶豫之時,費英東的大環刀一揮,胡達利人頭滾下,那具無頭屍體像一棵樹倒下,撲通栽下馬來。烏拉的次將常注胡里布也連續戰敗,被扈爾漢、諸英分別擒祝烏拉計程車兵見主將被殺,次將被擒,便無心戀戰,紛紛潰退下去。這時候費英東、扈爾漢、揚古利一見烏拉兵退,便拍馬衝上去,他們左砍右殺,驍勇無比。諸英與代善,各帶兵馬,從兩翼夾擊,殺得烏拉兵四散奔逃。
自午前開戰,到日暮時分,建州兵奮勇拼殺,愈戰愈烈。烏拉軍將死兵敗,土崩瓦解。當時風雪交加,殷紅的鮮血,染紅了雪地。烏拉兵丟馬匹、棄器械、屍體狼藉,不計其數。這次烏碣巖大戰,建州兵如摧枯拉朽,烏拉兵僅死於朝鮮王國境內的就近三千人。戰死在女真地方的,也有五六千人。合計有七八千人。建州俘獲馬五千匹,盔甲五千副,取得重大勝利。
大軍勝利凱旋,回到佛阿拉。努爾哈赤萬分高興,決定獎勵眾將,各賜以名號。舒爾哈齊被賜名為達爾漢巴圖魯(蒙古語,意思是“榮譽的勇士”)。長子褚英,奮勇作戰,賜名為阿爾哈圖圖們(蒙古語,有智謀的萬戶)。代善與其兄併力殺敵,擒斬烏拉主將博克多有功,賜名為古英巴圖魯。
烏碣巖大戰,使烏拉與建州兩部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於建州的變化。戰前,烏拉兵盛於建州。戰爭中努爾哈赤的軍隊,既消滅了烏拉的有生力量,又收編東海女真兵多達五、六千,作為心腹。當時,建州兵勢之盛,雄於諸部,各部女真紛紛歸附。烏拉部計程車氣大挫,從此,對建州兵不敢輕意迎鋒了。
在烏拉與建州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布佔泰深感力量不足,便與葉赫部進一步攜手,與科爾沁蒙古密切關係,以對抗努爾哈赤。這訊息很快被努爾哈赤知道,他心裡很不高興。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三月,努爾哈赤令長子褚英、侄兒阿敏等率兵五千人,前去攻擊烏拉部的宜罕山城。原來這宜罕山城,也是依山建築,是烏拉的糧倉和兵器庫的所在地。布佔泰派他的兒子阿爾泰鎮守著。在派兵之前,努爾哈赤先與軍師張一化等商量,他們根據哨探報來的訊息:布佔泰把從六鎮掠擄來的馬匹、羊、牛、穀物等,全儲存在宜罕山城裡。決定派兵去襲擊,也用攻打輝發扈爾奇山城的計策,先派幾批精幹計程車兵,扮作商人模樣,然後作內應。當褚英、阿敏帶領兵馬,來到城下的時候,城上方知是建州的軍隊。褚英一聲令下,五千兵馬喊殺震天,他們冒著如雨的箭矢,奮力攻城。阿爾泰慌忙上城,指揮守城士兵,用滾術擂石打擊建州兵馬。由於城內的精銳全部集中在城上,那些“商人”便從城內不同的角落裡竄出來,他們將穀物倉庫點著了火,又去把牛棚、羊圈、馬棚等全燒著了。這一下城裡可熱鬧了,大火一燒起來,馬衝出來了,牛衝出來了,羊衝出來了,人也跑出來了,真像開水裡的餃子,上下翻滾,亂七八糟。城上的守城士兵一看,城內四處起火,到處是人喊馬叫。那阿爾泰一看,以為是有人背叛他,稍一遲疑,扮作“商人”模樣的建州士兵,便衝上城頭,一刀砍去,那阿爾泰的人頭落下了。於是城門大開,褚英、阿敏等,率領五千兵馬,如風捲殘雲,一下子衝進城裡,一陣亂砍亂殺,宜罕山城被攻破了。褚英等速戰速決,在他們斬殺了一千多人以後,繳獲盔甲三百副,宜罕城被燒成一片廢墟,他們又將城裡的人、畜等都收拔過來,帶回建州去。布佔泰得到訊息以後,急忙與蒙古科而沁的部長翁阿岱合兵一處,尾追了二十餘里,但始終未敢交戰,眼睜睜地看著建州兵凱旋返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