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意走近路三岔口出邊,卻要繞北而行,走遠路,從靖安堡出邊。這是馬林退縮不前的表現。這樣的人只能當個副手。開原、鐵嶺這北路軍若讓馬當主帥,不僅誤了軍機大事,咱們這些人都將自身難保。”
對於這樣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經略楊鎬置之不理,竟說道:“馬林文武全材,現有大學士方大人的保薦書信在此。你無需饒舌。”
再說馬林於二月二十八日,率領一萬五千多土兵出發了。由於沒有按照他自己的意見從靖安堡,而是從鐵嶺三岔口出邊,所以馬林一踏上征途,行軍速度就十分緩慢。
按照規定,北路軍——開原、鐵嶺兵馬應當與杜松軍在二道關會師,可是他已經出兵到第四天頭上,即三月二日中午了,仍然駐營於三岔口外的稗子谷,不肯前進。
後來,他聽說杜松軍已經提前一天到達渾河,他才號令兵馬向二道關方向趕去。可是,這時杜松軍已全都被殲了。
三月初二日夜間,馬林帶領開、鐵兵馬,到達五嶺附近,得知杜松已經全軍覆沒,馬林當時嚇得渾身打顫,士兵們個個驚慌失措。因此全軍震動,軍心不穩。
馬林,一個文人雅士,根本不懂軍旅之事,出兵前也不知派哨探前去偵察軍情,兵馬到了前線,馬林作為統帥,卻對敵方情況一無所知,這種瞎子摸魚似的打仗,怎能把戰爭引向勝利?
初三日清晨,馬林聽說努爾哈赤已帶領八旗兵向開、鐵路軍攻來,驚恐萬分,急忙避開敵鋒,轉攻為守,將人馬帶至尚間崖(今遼寧省撫順縣哈達附近),依山結成方陣,環繞營房挖三層壕,壕外排列騎兵,騎兵外布槍炮、火器外再設騎兵,壕內佈列精兵。
龔念遂、丁碧等率領少數兵力,集結在斡琿鄂謨瓦湖木(今遼寧省撫順大夥房水庫中)。
監軍潘宗顏率領幾千人馬集中在距離尚間崖三里遠的裴分山一帶。
分營駐紮以後,馬林得意地說:
“咱這牛頭陣,既能互相救助,又能以戰車壕塹阻遏後金騎兵的驅馳,並能以炮統和火箭來制服夷賊的弓矢。”
監軍潘宗顏聽了,說道:
“這種消極防禦,兵力分散的列陣方法,各營孤立起來,也容易形成被動挨打的局面。”
馬林聽了,不再說話。
三月初三日拂曉,努爾哈赤令大貝勒代善率兵馬一千人,先到尚間崖牽制並觀察馬林兵馬動向。
努爾哈赤儘管有三倍於明軍的兵力,卻沒有分兵圍攻明軍的三個營,而是集中兵力,先砍馬林“牛頭陣”的一隻犄角——龔念遂營。
當時,龔念遂營也是用戰車屯營,四面挖壕溝,然後排列槍炮,嚴密防守。
努爾哈赤派遣四貝勒皇太極先到了龔念遂營地斡琿鄂謨瓦湖木,造成對明軍的分割局面。
他自己親自帶領一千人馬,向龔念遂營發起了攻擊。八旗兵猛衝進去,推倒戰車,突破一個缺口。於是,八旗兵像洪水似地從缺口湧進龔念遂營,騎兵踩著死人和活人,於是衝突、砍削、狂奔、蹂躪,……由於龔念遂營僅有幾千人,兵力太弱,戰不多時,全軍戰敗。龔念遂與所屬官兵都戰死在疆常這時候,努爾哈赤極有興味地看著四貝勒皇太極率領軍隊追殺明軍的情景。忽然探卒前來報告說:“尚間崖的明軍大營,似有所動。”
努爾哈赤便親臨尚間崖,他看到馬林已在尚間崖挖了三道戰壕,並佈列了火器。
他對大貝勒代善說:
“你帶兵去先佔領山頭,率領兵馬向下衝擊,明軍必然大敗。”
大貝勒代善剛要下命令,見馬林軍壕內壕外已經合兵,努爾哈赤又及時傳令:“馬林的兵馬將要出戰,可以停止登山,快讓士兵下馬步戰!”
這時候,馬林軍的前隊已經逼近,大貝勒代善沒有下馬步戰,就帶領軍隊,策馬衝入馬林軍中去了。
努爾哈赤見代善領著人馬已陷入馬林軍中,擔心有失,遂命令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道:“你們趕快衝殺進去!防止代善孤軍深入!”
於是,阿敏和莽古爾泰各率兵馬好幾千人,奮勇急進,衝向馬林營中。
馬林立即命令士兵發鳥槍,放巨炮,但是“火未及發,刃而加頸。”兩軍短兵相接,混殺一常八旗騎兵橫馳縱衝,利刃飛舞。
由於明軍抵抗激烈,後金軍死傷慘重。勇將楊古利“裹創系腕”,率領兵馬馳擊,兵馬齊擁激戰。
兩軍正在酣戰之際,馬林嚇得不得了,先策馬逃跑。副將麻巖見馬林逃跑,趕快組織軍隊繼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